石家庄铁道大学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助力嫦娥三号

“‘嫦娥’成功飞天奔月!”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那耀眼的尾焰,嫦娥三号被稳稳地送入运行轨道,在万众瞩目中飞向广袤太空,成功开始精彩的“飞天...

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平台面临新挑战

嫦娥三号并非嫦娥一号、二号的简单重复,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为确保嫦娥三号完美登月,火箭将采用多窗口、窄宽度和高精度入轨发射。据了解,嫦娥...

“嫦娥”飞天 欧洲参与测控

从嫦娥三号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除了中国各地的测控站,欧洲空间局(ESA)遍布全球的多个测控站也参与了对嫦娥三号的追踪和任务信号...

嫦娥三号或实现多年来首次落月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飞天引起世人广泛关注。自1958年至今,各国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人类首次探月高峰是在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各领风骚...
2013-12-04

中国将于2025年研制长征九号火箭 送3至5人登月

未来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火箭,燃料是环保型的,没有污染。龙乐豪说:“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的需要...

精准测控确保嫦娥三号“落月”无忧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承建的我国第一个深空测控天线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介绍,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亮点和难点是“落月”和月...

李济生:我军用卫星性能 美一优势我们还做不到

目前,国际上的航天强国有美国、俄罗斯等,其它航天水平发展比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欧洲、日本等。“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卫星测控能力是不...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带动传感器行业发展

我国航天技术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嫦娥三号顺利飞天,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国民经济成经济发展“倍增器”,其中传感器技术在航天技术中属于非常重要...

美国打造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可载人探测火星

2013年11月4日,美国宇航局在艾姆斯研究中心跨声速风洞内对美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的4种缩比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观察火...
2013-12-04

"嫦娥三号"成果可转为民用 发动机技术有助治理雾霾

科研人员利用发动机燃烧技术研制的燃烧炉是处理酸性气和烟气的关键设备,他们研制出硫回收、脱硝的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有效地控制了硫黄、硝等有害物...

嫦娥三号月球车技术拟转民用 引燃机器人产业商机

随着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中国将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及巡视勘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航天八院”)有...

嫦娥创造多个国际第一:首次搭载极紫外相机探月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嫦娥三号卫星搭载了多个国际上首次应用于月球的探测器。其中,极紫外相机被形象地称为嫦娥三号看地球的“眼睛”。

嫦娥三号创造了6个“首次”

嫦娥三号于今日凌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承担什么样的新使命?会遇到哪些新挑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看点?围绕这些问题,多名航天专家阐述看法。

落月尚未完成 “嫦娥”仍需努力

嫦娥三号已顺利入轨,但两个星期后的着陆是一巨大挑战。绕月探测工程顾问专家贺祖明告诉记者,整个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着陆部分,因为不确定性很大...

从飞天到落月 嫦娥三号需旅行13天

从今天凌晨1时30分升空,直到在月球表面虹湾区软着陆,嫦娥三号要经历13天的旅程。这是国防科工局公布的一段视频中透露的信息。

运载火箭:六大创新 嫦娥三号:十大特点

新型有效载荷支架及器箭锁紧装置技术。根据嫦娥三号的结构与尺寸,火箭重新设计了有效载荷支架,以及星箭接口的锁紧装置,使火箭与探测器更完美地连接...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中国科技发展重要里程碑

“嫦娥三号”探测器2日晨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长三乙火箭托举嫦娥三号穿越中国史上最窄窗口

12月2日1时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穿越我国发射史上最窄窗口,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踏上赴月之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

“玉兔”月球车堪称中国史上最难造的“车辆”

在科学家眼里,“玉兔”月球车并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一位带...

飞向月宫 飞向梦想——嫦娥三号发射全记录

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

“玉兔”将测月球地下100米次表层结构 系国际首次

在月球表面进行天文观测,可以完全避开大气影响,获得极高精度的观测数据。同时,月球大约27天(地球日)才自转一周,所以可对一个目标开展长达300多...

嫦娥三号顺利升空等待奔月

今天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升空,截至记者发稿时,嫦娥三号已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

深空测控天线助力“嫦娥”探月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研发的国内最大口径66米大口径深空测控天线将首次正式参加“探月工程”任务,将和其余5套大型天线以及30多套测...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12月中旬在月球实现软着陆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

嫦娥三号“奔月” 欧洲空间局将协助测控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第一个“有腿”的航天器,也是中国人首次用来尝试地外天体软着陆的航天器。嫦娥三号有四条腿六个轮子,是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

精准测控保嫦娥三号“落月”无忧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承建的我国第一个深空测控天线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介绍,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亮点和难点是“落月”和月...

智能测控系统连通嫦娥三号奔月“安全路”

随着一组遥控指令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准确发出,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正式踏上了探月征途。今年以来,该中心针对嫦娥三号任务特点,从...

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

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

嫦娥三号探测器启程“奔月” 红外光谱仪将测月壤矿物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开启了奔向月球的旅程,预计12月中旬,“嫦娥三号”将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随...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77   下一页»   2281条记录/共77页    
 
 
热门文章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