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建造世界首艘智能船舶

“以前的船舶没有‘大脑’,现在可以自己思考了。”智能集成系统技术负责人、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术中心主任邱伯华评价,智能系统为...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2021年前后发射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说,专项一期部署的“悟空”等4颗卫星四发四捷,已经或正在产出系列的基础科学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实现了一大批国际领...

给遥感相机安上国产“视网膜”

“光电探测器是遥感相机中起感光作用的部件。如果把遥感相机比作‘天眼’,探测器就相当于它的‘视网膜’。”508所专家介绍。

远望7号测量船再征大洋 赴太平洋执行测控任务

作为我国最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入列仅满一年的远望7号测量船先后4次远征大洋、安全航行3万8千余海里,圆满完成了天通一号卫星、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

中国北斗 VS GPS序幕正式拉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介绍,相比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的服务区域将扩展至全球。同时实现了下行导...
2017-11-09

激光器又出“幺蛾子” 拓扑结构打造任意空腔形状

据了解,拓扑绝缘体的大部分体积无法通过电流,但可进行边缘态的单方向导电,在没有散射或漏电的情况下,能够巧妙地绕过角落和表面的瑕疵。实际上,在...
2017-11-03

我航母靠啥实现舰载机着舰

美国航母的舰载机着舰引导系统基本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子着舰系统,用于远距离引导舰载机或辅助其盲降。在舰载机距离航母几十公里时,其跟踪雷达就开始...
2017-11-02

我国碳卫星数据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气候学家的主流观点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所以准确、实时掌握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至关重要。“碳卫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问题提...
2017-11-02

超级“天眼”SKA:带你看更远的宇宙图景

SKA,全称为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国际天文界正在联合建造的世界最大孔径阵列的射电望远镜,它由约3300面15米口径反射面天线、250个直径约60米的...
2017-11-01

我首次实现可扩展量子中继器的光学演示

量子中继器是地面实用化远距离量子通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受到通信链路衰减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进行量子通信的节点距离存在极限。为了突破这...

我国研制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预计2020年首飞

一院研发中心总体室主任陈洪波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介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指能利用自身动力携带人员或有效载荷进入预定轨道,并可从轨道返回地面,...

中国风云四号和碳卫星数据产品免费向全球开放

据杨军介绍,目前风云四号已完成卫星平台和载荷的测试工作,卫星状态稳定,性能良好。中方正组织开展包括云、大气、地表状态等多种产品的测试,计划于...
2017-10-27

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 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首飞

AT200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在指控中心即可实现飞机的“一键自主起降”,还可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期间只需监控无人机的状态,必要...
2017-10-27

等离子技术有望直接将火星上的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

随着气候变化和化石产品带来的各种问题,通过等离子辅助转化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课题越来越受关注。低温等离子是二氧化碳分解的最佳媒介之一,它可以使...

首颗中法合作的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发射

法国大气、环境与地球观测实验室主任达尼艾·欧赛告诉记者,这颗卫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洋面风浪,监测海洋状况,同时还能在大气-海洋界面建模、海浪在...
2017-10-23

十九大代表:国防科研要聚焦实战

全程参与北斗一号、二号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研制工作的王飞雪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聚焦实战的重要性。“大概是1995年,我们国家开始建设北斗系...

王志刚: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刚才你举的FAST也好,量子也好,这主要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些是应用基础研究。在这方面中国确实取得...

“天河一号”研发部部长孟祥飞代表:国产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预计2020年研制成功

“超级计算机能算天算地算人,可应用于石油勘探、航天工程等。” 孟祥飞说,“不过,在‘天河一号’研制成功时,有人质疑这个大块头能否用起来,现在...

引力波科学家又“搞”了个大新闻

引力波信号的直接探测为人类开启了一个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它必然在二十一世纪掀起一场认识宇宙以及基础物理的革命。然而,引力波信号自身存在一定缺...
2017-1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国产民机上应用试飞取得成功

10月14日,在山东东营胜利机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即将在机场跑道降落。记者14日从中国商飞公司了解到,在山东东营胜利机场,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

中国无人机系统处尖端水平:正成为世界领头羊之一

如果您想把谈论的问题从无人航空器扩展到整个机器人技术的话,那么情况同样令人震惊。举一个例子,中国刚刚披露了D3000三体无人战舰的制造计划。这种...

NASA“巨无霸”火箭引擎准备就绪

SLS本质上是一种超重型运载火箭,有“巨无霸”之称。其第一阶段以70吨到110吨的任务为主,之后会发展出130吨的货舱型载荷任务,最终运载能力将达到143...

“海上科学城”开创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之路

“自诞生以来,‘海上科学城’先后实现了七次重大跨越,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航天器控制等11项关键技术。攻...

引力波探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天文学家期待已久的发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熊少林是我国慧眼望远镜伽马暴与引力波电磁对应体项目组负责人,他评价,这次引力波探测...
2017-10-17

中国风洞:助力C919直冲云霄——我空气动力试验与研究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工程

空气动力学,被誉为研制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先行官”,而风洞就是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的必备手段。从先进的第五代战机到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再到高速...

遥感光谱拍照识别大地物质成分

万物在光照下均会呈现独有的光谱曲线,它们像“身份证”一样标识不同的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反推光谱信息来源于哪些物质。但其中仍有两大难题,一...

测绘人:庆幸赶上这样的时代

正如他所说,2008年汶川地震,路不通,救援官兵进不去,此时,获取一张灾区的影像图,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四川省测绘地...
2017-10-13

开启喜迎党的十九大"献礼仗":"远望7号"再征大洋

在全党全国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10月11日上午,远望7号测量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赴太平洋某预定海域执行北斗三号工程等3次海上...

中国海洋科考为何探秘南大西洋

“查清中国海,登上南极洲,进军三大洋”是中国几代海洋人的梦想。目前,正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8...
2017-10-12

我国完成长征运载火箭发射252次 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日前,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发射252次,将344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将实...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   167   下一页»   4981条记录/共167页    
 
 
热门文章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