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8月20日,由蓝箭航天(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已总装完毕,拟于第四季度发射。
蓝箭航天告诉36氪,目前“朱雀一号”运载火箭控制测量系统、动力系统、箭体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末修姿控系统等分系统均已完成多项试验验证工作,首飞箭完成总装工作,已进入总体测试阶段,即将奔赴发射场做发射前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朱雀一号”完成总装并正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意味着蓝箭航天走通了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流程中的全部研制验证环节、供应链配套环节、各项体系环节和大部分行政审批环节,这在中国民营航天史上尚属首次。如果未来各项工作顺利,“朱雀一号”将是国内首枚实现发射卫星入轨的民营火箭。
“朱雀一号”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固体运载火箭,箭体直径1.35米,全箭总长19米,起飞重量27吨,起飞推力45吨,具备快速响应、灵活发射、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等特点,主要面向微小微星和立方星星座组网等商业发射市场。2018年四季度,该枚火箭计划将央视的“未来号”卫星发射至SSO(太阳同步轨道)。如果发射任务进展顺利,“朱雀一号”将是中国第一枚将卫星送入空间轨道的民营运载火箭。
“朱雀一号”运载火箭是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运载火箭产品型谱中的小型固体火箭产品,由蓝箭独立设计、独立制造,并利用成熟的发动机产品和蓝箭自有技术进行创新的系统集成设计,并自主开发研制,目前已申请50多项国家专利。蓝箭航天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戴政告诉36氪,蓝箭航天“朱雀一号”研发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了一款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从方案论证到飞行试验的全部研制工作。
蓝箭航天表示, “朱雀一号”可以帮蓝箭打通民营运载火箭从设计、试验验证到发射全流程中的研制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各项体系管理能力、发射服务能力四大能力链条,并形成一款能够满足商业微小卫星或星座发射需求的小型运载火箭产品,未来产品成熟后,可实现从接到订单到生产交付时间在6个月以内,发射准备时长一周以内,具备进入发射场后24小时以内的快速生产、快速交付、快速发射响应能力。
另外,此次“朱雀一号”将搭载的商业卫星“未来号”,后者是蓝箭航天为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第三季节目定制的微小卫星,该卫星将满足节目在轨科学实验任务需求,并配有集成数据回传系统,与空间相机数据共同打包回传地面。蓝箭航天告诉36氪,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实现全部由民营企业设计研制、生产制造,并由民营企业运营发射的“纯商业航天”项目。
进入2018年,国内多家民营火箭公司陆续发射火箭,但暂时还未有公司成功发射入轨火箭。根据公开信息,今年,零壹发射了最大飞行高度38公里的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星际荣耀已经发射飞行高度100km的亚轨道火箭双曲线一号S,并将于近期发射新一枚亚轨道火箭;蓝箭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发射一枚入轨火箭“朱雀一号” ,星际荣耀计划于明年发射一枚入轨火箭。
“朱雀一号”被认为有可能成为“第一枚入轨固体火箭”,目前也有很高关注度。除了这款火箭可能在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意义外,也很有可能影响当前民营火箭赛道的竞争格局。
中国民营商业火箭经过3年多发展,正迎来解冻期,也涌现出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空间、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深蓝航天等火箭公司。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处于第一梯队。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均已以做液氧甲烷火箭为业务重点,零壹空间亦有涉足液体火箭。
虽然液体火箭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竞争力,但第一枚入轨固体火箭的成功发射者很可能在竞争前期处于有利的位置。
火箭公司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售卖运载服务,即将固定的载荷运送到太空固定的位置。客户往往多关注价格、可靠性、响应速度,对于技术实现路径并不过多关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液体火箭只是火箭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种路径。
在目前“供不应求”的市场中,一旦有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固体入轨火箭率先发射成功,即意味着其可以完成发射运载服务,在未来的商业策略上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是否研发液体火箭、何时开始研发等都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与此同时,赛道上其他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可能会大幅提升。当然,这种领先优势能保持多久很可能还是依赖于第二名完成入轨火箭的时间。这期间很可能都是第一家公司的时间窗口。另外,从目前国内这一赛道上公司的进展来看,若这种情况发生,对于赛道上第二梯队的公司来说,压力很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