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继神户制钢、日产汽车、三菱材料之后,日本化工巨头东丽也公开承认伪造质检数据。如此多的知名日企被接连曝光造假,以“质量可靠”著称的日本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质量信誉是企业生存之基,一旦陷入造假丑闻,企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为何还有这么多日本制造选择铤而走险?
是无法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吗?显然不是。被篡改质检数据的产品,恰恰是这些日企长期占据国际高端市场的拳头产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日本制造孤注一掷?抛开机制漏洞、侥幸心理等企业个体原因,日本制造在摆脱“前后夹击”时显现的“集体乏力”,值得深思。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都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处于制造业金字塔顶端的美、德分别提出了“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作为追赶者的我们也在向 “中国智造”大步迈进。面对全球产业链的整体快速升级,原本在中高端处于优势地位、过舒服日子的日本制造,遭遇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的“夹击”,却缺乏巩固 自身地位的振兴规划、管理创新和人才储备,不少领域的高性价比不复存在,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甚至经营举步维艰。从去年上半年外资收购日企资产创下9年来 新高,就可窥一斑。一些老牌企业透支信誉,偷梁换柱,也算是做困兽斗了。
谈及日本制造的丑闻,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警醒中国制造面临同样 的超越与反超越困境。与日本相同,中国经济也创造了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并在上一次产业转移中通过后发优势,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不少领域实现了从跟 跑到并跑。然而,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正采取减税等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更多新兴经济体也在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等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双重挤压下,全球产业链 中低端的并跑者越来越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力正在越来越弱。唯有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挺进,从并跑者变为领跑者,并不断反超越,才能活得 更好。
领跑不易,领跑者既要有超越的爆发力,也要有反超越的耐力。此次爆出丑闻的日本制造,恰恰就输在了耐力上。培养领跑的耐力,依赖 要素投入换不来,躺在功劳簿上耍假把式行不通,只能靠持续创新的真功夫。持续创新,不仅包含微观企业经营中的技术攻关、产品推新、管理突破,也有赖于宏观 营商环境上的思维转变与制度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内外共融,才能使中国制造从铺摊子、拼数量的旧模式中跳出来,为迈门槛、上台阶攒足劲。
领跑虽难,但超越与反超越,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证明,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会推动全球产业再分工,掌握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 心。反观中国制造,2016年,最能衡量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的比重分别不到40%和20%。关键领域核 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实质性改变,这既证实了我们超越与反超越的能力仍不足,也意味着施展拳脚的天地还很大。
实际上,中国制造已在 跑道上启动加速跑。“放管服”改革为其填平高速增长期所掩盖的效率洼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其补足粗放发展期被忽视的质量短板,超过1.5亿各类知识和技 能人才为其武装智慧大脑,还有逾13亿同胞呐喊助威。在这场新产业革命的马拉松中,我们祝愿中国制造冲出重围、持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