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世界正迎来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重振制造业已成为工业大国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智能制造作为电子制造业实现工业4.0革命的核心,将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
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productronica China)将于3月14-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联合同期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会规模将达67,000平方米,预计将有超过62,000名行业精英和买家共赴此次盛会。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瑞士、奥地利等1,200多家中外展商将齐聚一堂,展示“智能制造”相关创新产品,助力电子制造行业升级,推动传统电子制造企业向智慧工厂转型。
动态演示自动化生产流程,智慧演绎SMT产线解决方案
SMT表面贴装是电子组装技术中重要的工艺环节,但目前中国SMT行业更多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利润的下降,厂商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要求越来强烈,节省成本和提升SMT产线效率已成为每一家SMT企业的热门话题。
为了使客户身临其境地体验SMT表面贴装完整的生产流程,了解如何通过整合自动化硬件和软件来提升设备使用率,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从2014年至2016年已连续3年设立SMT表面贴装创新技术演示区。ASM、BTU、EUROPLACER、FUJI、HELLER、INVENTEC、KURTZ ERSA、MYCRONIC、PANASONIC、REHM、SPEEDPRINT、TERMWAY、TEKNEK、YAMAHA、YXLON等行业领军企业倾情参与,在展会现场组装多条SMT产线,动态演示SMT自动化生产流程。2017年参与展出的SMT企业数量、首发机型、展示规模将再次全面升级,针对汽车电子、手机、安防、军工、航空航天、白色家电等不同电子产品生产需求,通过印刷、贴片、焊接、检测、智能元件储存和清洗等SMT相关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在展会现场灵活演绎SMT产线组装模式,为客户提供从前至后的智能制造整体产线解决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赢未来,引领制造方式重大变革
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变革是实现“工业4.0”的必要条件,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一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速近5年一直处在较高水平。2015年中国市场机器人销量超过75,000台,同比增长36.6%,全球每售出3台机器人,就有1台卖到中国,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增长速度。
针对国内市场旺盛的机器人市场需求,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中设立的电子制造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展区将向国内电子制造业同行展示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展示各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制造行业所需的机器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电子制造业实现“物、服务与人的互联”。历届展会中汇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巨擘FANUC、EPSON、NACHI、FESTO、UNIVERSAL ROBOTS等优秀企业,为电子制造业打造“智慧工厂”提供各类工业用多轴机器人和人机协作方案。
线束加工技术升级,应用方案智联天地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工业对汽车线束的技术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线束制造国家。相最近几年汽车工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线束生产和配套市场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成为了线束企业的发展重点。
线束加工和连接器展区历来是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的主角之一,KOMAX、SCHLEUNIGER、海普锐、实际测通等行业巨头都将展会视作推出首发新品和推广高端自动化线束加工设备的重要舞台。他们推出的多样化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强大的先进技术支持将帮助线束客户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灵活加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质量追溯实时化并提高产品质量。
高端论坛学术交流,中外交流迸发智慧火花
除了精彩的展览外,展会期间还有多场创新技术论坛和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技术高层,分享实际产品案例,探讨先进技术应用,为业内人士提供灵感与资讯。在欧洲有机与印刷电子协会(OE-A)、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印刷电子中心等权威机构的支持下,“2017中欧柔性与印刷电子论坛”将邀请欧洲知名厂商与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相关专家介绍印刷电子这一创新电子制造技术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
“电子制造自动化论坛”、“电子制造工艺面对面”、“国际线束先进制造创新论坛”则将聚焦工业4.0,围绕智慧工厂、制造数字化、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机器视觉及工控平台、新能源汽车线束、可穿戴电子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经验分享。此外,第三次举办的“电子制造技术应用大赛”复赛和总决赛也将在展会现场举办,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和研发人员将就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应用进行方案说明和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