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接头

编辑
将两根光纤永久地或可分离开地联结在一起,并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

光纤接头类型

  常用的几种光纤接头:


  1. LC到LC的,LC就是路由器常用的SFP,mini GBIC所插的线头:

  2. FC转SC,FC一端插光纤不线架,SC一端就是Catalyst也好,其它也好上面的GBIC所插线缆:

  3. ST到FC,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另一端FC连的是光纤布线架:

  4. SC到SC两头都是GBIC的:

  5. SC到LC,一头GBIC,另一头Mini-GBIC: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

  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具体的外观参见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PC是Physical Connection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

  SC(F04)型光纤连接器:模塑插拔耦合式单模光纤连接器。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用铸模玻璃纤维塑料制成,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光纤接头及跳线

  光纤接口连接器品种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

  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PC是Physical Connection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

  SC(F04)型光纤连接器:模塑插拔耦合式单模光纤连接器。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用铸模玻璃纤维塑料制成,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下面就是几种接口类型的图片

  模块说明

  1. SFP Combo 端口(端口号为9)与其对应的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端口号为9)在逻辑上光电复用,用户可根据实际组网情况选择其一使用,但二者不能同时工作,并且,在二者都连通的情况下,只有光口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

  2. SFP是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支持SX、LX、TX、LH,走1000M。

  与GBIC的模块 5483(转成1000M电口)5484(多模,500M以内),5486(单多模,10KM),5487(单模,可达70KM)相对应的SFP模块是GLC模块,分为GLC-LH-SM=(单模,10KM),GLC-SX-MM= (多模,500M,)GLC-ZX-SM=(单模,70KM),GLC-T=(转成电口)

  SFP是小口的,光纤接口为LC GBIC是大口的,光纤接口为SC

  3.XFP (10G光模块,可用在万兆以太网,SONET等多种系统,多采用LC接口)

  XENPAK (应用在万兆以太网,采用SC接口)

  SFF(超小型光纤连接器

  ST、SC、FC、LC光纤接头区别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 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 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 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 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 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 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常见的几种光纤线

  光纤接口大全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

  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具体的外观参见下图

  “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其中,ST连接器通常用于布线设备端,如光纤配线架、光纤模块等;而SC和MT连接器通常用于网络设备端。按光纤端面形状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划分还有单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光纤连接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以下是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最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媸瞧矫娼哟シ绞剑‵C)。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ST和SC接口是光纤连接器的两种类型,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的,对于100Base-FX来说,连接器大部分情况下为SC类型的。ST连接器的芯外露,SC连接器的芯在接头里面。

  (3) 双锥型连接器(Biconic Connector)

  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部装有双锥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4) DIN47256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研磨方式。与FC型连接器相比,其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值较小。

  (5) MT-RJ型连接器

  MT-RJ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收发信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6) 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著名Bell(贝尔)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纤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7) MU型连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连接器为基础,由NTT研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利用MU的l.25mm直径的套管,NTT已经开发了MU连接器系列。它们有用于光缆连接的插座型连接器(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底板连接器(MU-B系列)以及用于连接LD/PD模块与插头的简化插座(MU-SR系列)等。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光纤配线箱

  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也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

  如图为3M公司的8200室内型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

  光端机

  目前,常用的光端机一端是接光传输系统(一般是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网),另一端(用户端)出来的是2M接口。另外光端机还有PDH(准同步数字系列)的。光端机要比光纤收发器复杂得多,除光电的耦合还有复用-解复用,影射-解影射等信号的编码过程。

  光纤收发器

  简单的讲,光纤收发器一端是接光传输系统,另一端(用户端)出来的是10/100M以太网接口。光纤收发器都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作用的。光纤收发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光电耦合来实现的,对信号的编码格式没有什么变化 。

  目前国外和国内生产光纤收发器的厂商很多,产品线也极为丰富。为了保证与其他厂家的网卡、中继器、集线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完全兼容,光纤收发器产品必须严格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IEEE802.3和IEEE802.3u等以太网标准,。除此之外,在EMC防电磁辐射方面应符合FCC Part15标准。时下由于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小区网、校园网和企业网,因此光纤收发器产品的用量也在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接入网建设的需要。

  光纤收发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提供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2.对网络协议完全透明。

  3.多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数据线速转发。可编程ASIC将多项功能集中到一个芯片上,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电源消耗少等优点,能使设备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设备多采用1+1的电源设计,支持超宽电源电压,实现电源保护和自动切换。

  5.支持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6.支持齐全的传输距离(0~120公里)

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概念

  光纤熔接是用全自动的专用设备——熔接器(Fusion Splitter)将两段光缆中需要连接的光纤分别——连接起来,熔接时采用短暂电弧烧熔两根光纤端面使之连成一体,这种连接方法接头体积小、机械强度高、光纤接续后性能稳定,因而应用广泛。光纤接续后光线传输到接头处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量称之为熔接损耗或接续损耗。由于光纤接续质量影响光纤线路传输损耗的客限、光纤线路无中继放大传输距离等参数,因此要求光纤接头处的熔损耗尽可能小,以确保光纤CATV信号的传输质量。

  目前,多数熔接法可以做到使熔接损耗子均小于0.1dB,甚至可以达到小于0.05 dB的水平,对具体的光纤CATV工程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光纤线路中继段长度、光设备发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及系统格量等确定每个光纤接头处允许的熔接损耗值,将其作为熔接损耗指标在有关技术文件中加以明确规定。光纤CATV传输线路上每个中继段的线路传输损耗也应有明确规定,因为光纤接头全部熔接完毕后衡量光纤线路传输质量的指标是光纤线路的传输损耗,目前要求这项指标在0.25dB/km以下(含熔接损耗)。

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测量

  测量光纤接头熔接损耗需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这种仪器采用后向散射法来测量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值。熔接机上虽也显示熔接损耗值,但因其是采用光纤芯轴直视法进行局部监视测得的,仅在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才反映实际的熔接损耗,故一般仅供参考用。由于光纤的折射率、芯径、模场直径及瑞利散射系数的不同,所以从光纤接头两端分别测量熔接损耗得到的两个方向的熔接损耗测量值是不同的且相差较大,故GB/T15972-1995《光纤技术规范》附录A《光纤后向散射功率曲线分析》规定,熔接损耗的测量应分别从光纤接头的两端进行测量,亦即双向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值代数和的平均值作为该接头处熔接损耗值;由于被接续的两根光纤散射性能的差异,OTDR测得光纤接头的熔接损耗值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对熔接损耗为负值的光纤接头可认为熔接合格,一般不重新熔接;熔接时每个接头的熔接损耗的OTDR测量值一般应小于熔接损耗所要求的指标值的1/2-2/3,如指标要求小于0.1dB,则单向测量值一般应小于0.05-0.06dB。 测量熔接损耗的方法一般有远端监测法,即置于机房内的OTDR通过带连接器的尾纤与被测光缆相连,光纤接续点不断向前移动,而OTDR始终在机房内对接续点进行质量监视和熔接损耗测量,其优点是测量偏差小,缺点是只能单向测量,适用于模场直径一致性较好的光纤。近端监测法即OTDR始终在接续点前边距接续处一个光缆盘长,缺点是OTDR需不断向前移动,影响仪器的使用,优点是OTDR的测量范围不要求太大。

  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熔接损耗值均是单向测量值,在光纤接头全部熔接完毕后再从光纤线路的另一端依次测量各个光纤接头的熔接损耗值,然后将每个接头的两个方向的测量值相加取平均值作为该接头的熔接损耗。远端环回双向监测法即是将光线内的光纤临时作环接构成回路,从而可对光纤接头进行双向测量,避免了单向测量不能及时获得熔接损耗值的点,这种测量方法要求OTDR的仪器测量距离范围要大,但因测量方法过于复杂因而只适用于12芯以下的光缆。对光纤CATV工程而言一般可采用远端监测法,前提是接续处两根光纤的模场直径必须一致。下面以某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省干线网所用的8芯层绞式光缆为例简介远端环回双向监测法。光缆内有红绿白白4根PBT束管,每根束管内有蓝、白纤各一根,每盘光缆的盘长均为2km, OTDR置于机房内测量,在第一和第二接线包处各有一组熔接施工人员并分别称为第1组和第2组,先由第2组在第二接线包处将第二盘缆红管中的蓝纤和白纤临时熔接起来,然后第1组将第一、二盘缆红管中的蓝纤和白纤分别熔接起来,此时机房内的OTDR与第一盘缆的白纤相接时在2 km处测得第1接线包中红管内白纤的接头从A端到B端方向的熔接损耗值a11,在6km处测得蓝纤的接头B到A向的熔接损耗值612,OTDR与蓝纤相连在2km处测得蓝纤的接头从A到B方向的熔接损耗值a12,在6km处测得白纤的接头从B到A方向的熔接损耗值b11,则白纤的接头的熔接损耗值为 S白=(a11+b11)/2,蓝纤的接头熔接损耗值S蓝=(a12+b12)/2,符合要求则按上述方法熔接绿管中的蓝白两根光纤直到4根束管中的纤全部熔接完毕,封好接线包后第1组移到第3接线包处进行临时熔接,熔接方法与第2组在第二接线包处的熔接方法相同,第2组则正式熔接第2接线包中的光纤,熔接完毕后移到第4接线包处临时熔接,第2组再正式熔接第3接线包,依此类推,直到光纤接头全部熔接完毕,这种方法避免了光纤接续错乱,及时按双向测量要求测出光纤接头熔接损耗并判断损耗值是否超标,避免了单向测量不能及时测得熔接损耗而导致日后返工耗值超标的接头。

影响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

  光纤熔接损耗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本征因素和非本征因素。本征因素是指光纤自身的一些因素,诸如两根光纤的模场直径不一致,光纤芯径失配,纤芯截面不圆,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等,其中模场直径不一致对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影响较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G652标准规定1310nm窗口的模场直径标称值在9-10pm内,偏差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0%,在此容差范围内一根模场直径为11pm的光纤与另一根模场直径为9pm的光纤在非常良好的接续条件下熔接后,接头处熔接损耗的理论计算值可达到0.17dB,在实际接续中则更高。非本征因素则是指各种人为因素及仪器设备等因素对熔接损耗的影响,如:熔接时光纤未对准,使两根光纤纤芯的轴线径向偏移达2Pm时熔接损耗的理论值可达到0.74dB;两根光纤轴向倾斜在倾斜角达1度时熔接损耗的理论值可达到O.46 dB;光纤端面切割倾斜角之和达1度时光纤熔接的理论值达0.21dB;接续者的操作水平也影响熔接损耗,有资料介绍同样的仪器设备由不同的人操作,10个熔接点的总损耗差值最高可达0.32dB;此外,接线包中光纤的盘绕、预留光缆的盘绕、熔接机的熔接参数设置和放电电极的清洁状况,以及接续工作环境是否洁净等对光纤熔接损耗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降低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方法

  影响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因素较多,只有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光纤接头的熔接损耗,从而减小光纤CATV线路传输损耗。根据笔者实践及有关资料介绍,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光纤接头的熔接损耗。

  (1)光纤在某点断开后断开处的模场直径是相同的,因而在断开处熔接可使光纤模场直径对熔接损耗的影响最小,所以必须要求光缆生产厂家选用同一生产批次的优质名牌裸光纤按订货长度连续生产,根据规定的盘长将光缆依此断开绕盘,对绕好的缆盘连续编号并分清A,B端(断开处在前一盘上若为B端则在紧连的后一揽盘上就为A端),不得跳号或错乱,敷设时按确定的路由根据统盘的编号顺序依次布放且前一盘缆的B端要和后一盘绕的A端相连,从而保证能在断开处熔接光纤,避免了因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而导致光纤接头熔接损耗偏大的缺点。

  (2)敷设光缆时必须采用牵引速度木大于20m/min的无级调速的机械牵引法,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超过100%,牵引力必须施加在光缆中的加强件上,架设后光缆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为避免牵引过程中光纤受力和扭曲,在必要时需制作光缆牵引端头,施工中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光缆必须从统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驰弧形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弯折扭曲等,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光缆中光纤受损伤的几率,避免因光缆端部的光纤受损伤而使接头熔接损耗增大。

  (3)应有训练有素的接续施工人员来完成光纤的接续工作,要严格接续工艺流程边熔接边测量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熔接损耗不合要求的接头必须从新熔接,反复熔接的次数以3-4次为宜,连续熔接3次后仍改善不大时,在排除熔接机原因后一般只要达到3次熔接中的最低值即可,不要反复熔接以免过多消耗光纤给盘纤带来不良影响。盘绕在接线包储纤盘上的光纤余长应不小于60cm,盘绕的圆圈半径要尽可能大,接续时若同一根光纤上前一个接头的熔接损耗为负值,则紧接着的后边一个接头的熔接损耗值可大些,若前边接头的熔接损耗值较大,则紧接着的后边一个接头的熔接损耗值须较小或为负值,为避免光缆端部的光纤受损而影响熔接损耗,在做光缆熔接准备工作时可把光缆头部多截去一些。

  (4)接续光纤须在整洁的环境中进行,如在工程车或小型帐篷内,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不宜进行熔接。光纤接续部位及接续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制备光纤断面时必须先擦拭后切割,制备好的光纤断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污物,且木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更不能让其受潮。光纤的断面切割要整齐,且两个断面相互间倾斜角要小于0.3度。将光纤放置到熔接机的V型槽中时动作要轻巧,这是因为对纤芯直径10 Pm的单模光纤而言,若要熔接损耗小于.1dB,则光纤轴线的径向偏移要小于0.8 Pm。

  (5)光缆进人接线包的两端必须固定牢靠,以免挂放接线包时因光缆扭转而使光纤接头位置错动,导致接头处损耗测量值偏大。在熔接施工中常发现熔接时,在1550nm窗口下测得的熔接损耗值符合要求,但封好接线包后复测接头处损耗的值却偏大,这通常是由光纤接头位置错动引起的,此时可改在1310nm窗口复测,若测量值偏小则是光纤接头位置错动,须重新盘绕光纤余长,若偏大则是熔接问题,须重新熔接,为避免这种现象,须用不干胶带将光纤接头和光纤余长牢固地固定在储纤盘板上。接线包两侧的光缆余长的盘绕直径直控制在40cm左右,不宜太小,以免统中光纤因过分扭曲而受损。

  (6)熔接机及切割刀具等对光纤熔接损耗也有较大影响,熔接时要根据光纤类型正确合理地设置熔接参数,诸如预熔电流、预熔时间及主熔电流、主熔时间等。熔接时应及时除去熔接机V型槽内以及切割刀具中的光纤碎末和粉尘。熔接机使用完毕后须除去机器外壳上的灰尘,若在潮湿环境中使用还须对其做防潮处理。熔接机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约2000次,要求每放电熔接20次后须运行清洗程序来清洗电极,但在光纤清洁和接续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熔接60次左右后放电清洗一次,工作条件较差时可熔接30-40次后放电清洗一次,这样既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又不致加大熔接损耗。使用时间较长的熔接机电极上面会有一层灰垢导致放电电流偏大而使熔接损耗值增大,此时可拆下电极,用酒精棉轻轻擦试后再装到熔接机上并放电清洗一次,若多次清洗后放电电流仍偏大,则须重新更换电极;此外,就是要挑选防尘能力强适合在野外作业的熔接机来熔接光纤。

 
3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