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郊区的一处空地上,一枚火箭拖着一根细线腾空而起,就在它钻入浓密的乌云后,震耳欲聋的雷声消失了,闪电无声的顺着火箭上的钢丝猛扎到地面……”这是我国新一代人工引雷专用火箭试验时的场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张义军介绍,“人工引雷”就是在适宜的雷爆条件下,通过一枚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发到地面。使本来随机发生的自然雷电在可控状态下进行,从而获得近距离研究雷电的机会。近日,在西安,我国新一代人工引雷专用火箭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法国、美国、日本、巴西和中国掌握了人工引雷技术。
张义军解释说,雷电发生前,云层中的电场将会影响地面上的电场。所以根据地面上的电场强度,可以大概推断云层中的电场强度,以确定“触”雷时间。当火箭飞到200—400米高度时,就在雷暴云和大地之间建立了一条放电“通道”,触发闪电的过程和自然闪电的过程是完全相似的。
那么,人工引雷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人工引雷火箭拖着一条细细的钢丝,这是引雷的关键。引雷火箭导线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要细要轻,以减轻火箭的负荷,而且导线表面要光滑,以减小飞行阻力。
在实际引雷中,导线一般采用直径为0.2毫米的细钢丝,为了增加钢丝的机械强度及耐火强度,在钢丝外面包上一层尼龙。导线的长度大约为几百米,一般被绕在一个线轴上。线轴的绕制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绕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拉线的成功率。
张义军介绍,引雷火箭是人工引雷的主要工具,火箭采用复合材料,箭体内有火箭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电爆管。为了防止火箭发射后落下时砸伤人员和附近的房屋,所以箭头内有降落伞、抛伞点火药及延时装置。
火箭发射后上升的速度是能否成功引雷的关键。火箭的发射速度,要掌握适中,最大速度以不超过每秒190米为宜。太快了,会把直径0.2毫米、仅能承受7公斤拉力的钢丝拉断,达不到引雷的目的。火箭太慢了,赶不上带电粒子的飘移速度,同样不能引雷电落地。
我国新一代引雷火箭的速度范围控制在120m/s-190m/s之间,满足成功拖线的要求;火箭在箭头内部装有降落伞,可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完并达到最大高度时将降落伞抛出,牵引箭头和火箭残体缓缓落下,保证了地面人员的安全。
那么人工引雷火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张义军说,传统的避雷系统还是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构成的,但随着新型避雷装置的研究,需要进行更加实际的雷击试验。因此,“人工引雷”不但可以用于雷电物理研究,还能对雷电防护装置的性能进行综合试验和评估。对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过去只能在高压实验室内进行。而“人工引雷”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的自然雷电模拟源,可对防雷设备机理及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更为可靠。
另外,气候变化和雷暴雷电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工引雷试验表明,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电场和降水有明显影响,一般会导致降雨猛增。相关的模拟计算也表明,对冰雹云进行人工引雷可以使冰雹削减、降水增加。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引雷有可能成为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人工引雷”所击地点的附近还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则可能诱发农作物或其种子基因发生变异。比如在北京延庆县许家营的一次人工引雷试验中,引雷地点在玉米地旁,引雷成功的闪电击地点距玉米植株最近距离只有0.6米,两次引雷的时间又适值玉米的吐穗期和扬花期。引雷之后,不仅附近的玉米地结出的玉米产量高于其他地块四倍以上,而且在雷击地附近的玉米雄花上也结了穗。所以如果将“人工引雷”技术应用于人工育种,就能以大大低于太空育种的成本,选育出多种有实用价值的新品种。
地球上每天会有800万次雷电。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1亿伏,电流强度可达10万安培,闪电的长度可达1万米,电火花直径也有十几厘米,闪电的功率可达100亿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雷电的确是一种强大的能源,如果能控制它并为人类造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人工引雷火箭也许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