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网络监控(舆情)的背景

   日期:2013-01-21     来源:中国测控网    

除了以上通常说的网络监控外,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监控,是专门来监控整个或某个区域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也可以称为网络舆情监控,

背景与需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有2.53亿网民, 普及率达到19.1%。其中有1亿网民(42%)拥有博客/个人空间,其中7000万人(28%)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其中有近1亿网民(38.8%)访问论坛/BBS,其中近6000万人(23.4%)在论坛/BBS中发贴。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监控(舆情)系统介绍

由于网络舆情起步都较晚,优秀的很少,现在一国内领先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网络监控(舆情)系统是针对向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通过对海量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实时的自动采集,分析,汇总,监视,并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从而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为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群众意见提供帮助的一套信息化系统。

基于3G无线网络监控信号传输技术

无线视频监控伴随着我国3G网络覆盖的开始、COFDM、WIFI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卫星的民用化。基于3G的无线视频监控、基于COFDM 无线视频监控、WIFI的无线视频监控、卫星无线视频监控等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无线视频业务对于误码率、切换效率、时延、带宽稳定性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无线视频监控将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

长期以来,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视频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电信机房、工厂、城市交通、水利系统、小区治安等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将监控点实时采集的视频流实时地传输给监控中心,便于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控,对突发事件及时指挥处置。

基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实现的视频监控存在着明显的缺点。这些缺点包括:布点受限制,监控点的选择一般都在靠近有线接入点的地方,这种方式限制了布点的灵活性;布点工程量大,需要铺设网线和光纤,由于基础网络的工程量往往会很大,因此一般有线监控比较适用于已存在基础网络的场合;工程周期长,铺设基础网络耗时耗力;欠缺灵活性,扩展和调整不方便,会增加工程量和不必要的基础网络建设;缺乏移动性,这是有线网络的先天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无线视频监控应运而生,从而让视频监控彻底摆脱了因有线而带来的种种限制。可以预见,伴随着无线视频监控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如终端技术、组网技术、传输技术等,无线视频监控业务将成为无线网络技术最典型的应用之一。

网络监控将成为安防远程视频监控的主流

监控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安防视频远程监控的主流,前端监控网点的联网和远程监控在民用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首先,网络监控之所以能成为主流;主要在于它的远程可操控性,在远端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并实施一定的控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对监控的需求。

其次,网络监控也有着它自身的缺陷,由于网络化的监控要求对监控内容做到延时要小、而且要允许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和控制,这在对重要的视频图像进行安全的传输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图像的传输就要求图像的编解码设备,要不断提高自身编解码的灵活性和抗误编解码的能力,网络传输带宽的占用率和有效的利用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所以,要使视频图像能够顺利地完成采集—>压缩—>加密—>传输—>解密—>解码—>显示等,这一系列的任务。已经不是太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制约网络监控更快速发展的瓶颈。

最后,网络监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具备智能识别软件。智能化则是安防技术的最终发展目标和理想境界,它要能辅助人们或者能自动从浩瀚的图像信息中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有用信息,例如从监控场景中辨认出物体、行为或特征,能跟踪特定的目标等等,它们属于智能视觉的学科范畴,如何能从底层的原始视频图像数据中获得高层的语义理解,就是智能视觉学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网络监控将成为安防远程视频监控的主流,智能监控软件的发展也是我们最主要的发展目标,

 
标签: 网络监控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