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期实践经验,从满足防护要求、施工安全和便捷出发,主动防护网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来进行系统的现场布置,其中部分原则将在下面的工序介绍中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任何情况下,主动加固系统的锚杆间距都必须大于相应的钢丝绳网边长。
为避免进场材料的不足或剩余,宜在材料进场前确定好锚杆孔位,并据此计划支撑绳的分段方式,从而给出比较准确的材料计划。
在前面的主动加固系统描述中,我们多次采用了“尽可能”紧贴坡面这一术语。从理论上讲,若能实现系统完全紧贴坡面,其加固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但由于实际现场坡面的凹凸不平,这种效果的实现是极其困难的,即使能够实现也是极不经济的。事实上,允许局部少量的系统悬空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是很小的(对过大的悬空,一般宜增设锚杆来减小其范围),这是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系统都能与坡面上最为危险的突起部分形成良好的紧贴关系,并对其可能的变形破坏提供一定的直接抗力。因此,即使是主动加固系统,其实际作用也可能是介于理想化的加固系统与围护系统之间。
为避免潜在破坏区向周边的扩展,在上沿及两侧,防护区域一般应跨越潜在破坏区2m左右。事实上,由于钢丝绳网块尺寸的限制,防护区域的边界与潜在破坏区的边界本身很难重合一致,在确保潜在破坏区被完全覆盖的前提下,自然地也会在边界处形成跨越。
从利于成孔和减小孔口凹坑开凿量考虑,锚杆孔的布置应在锚杆间距的允许调整范围内(一般不超过标准值的10%)充分利用坡面的凹凸特征。
对可以肯定的不可能发生中雨的局部区域,当其范围较小时,一般宜将其与潜在破坏区一并进行覆盖处理,当其范围较大时,可以考虑不予覆盖,即充分利用柔性防护系统的灵活性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