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管,在建设监控系统时不应孤立、分散地去解决局部、个体的问题,而是进行全方位综合监控。在思考监控系统的设计时,将会从三个方面分析:监控的应用场合或用途;工作人员对监控的要求;水利应用环境对监控系统的特殊要求,包括管理体系、工程建设、业务应用等方面的环境。
监控的应用场合或用途
在水利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监控系统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 水利工程监控,作为治水兴利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在安全防范、日常管理、维护巡检、汛期防灾、应急指挥等多方面加强监控;
· 防灾监测与信息分发,对于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水土灾害活动的监测与预警,及时通知主管部门与居民,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 水资源监管、水污染事件处理,对于水库、河流取水点的环境监测,防止安全事件与污染事件,利于环保执法取证;
· 引水调度,对水资源的使用调配进行监管,防止水资源流失与盗水事件。
工作人员对监控的要求
简单的说,过去在水利监控、水文监测工作中常提到“四遥”要素——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随着视频监控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推广应用,监控要素也增加了第五遥——遥视,通过视频监控与数据监测手段的相辅相成,提高水利部门的监管水平、增强监管效果。
视频监控在水利行业的应用需要考虑工作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些要求,比如在水利安防应用中,不论是防盗、防破坏的安防需求,还是防洪防灾的安防需求,夜间监控是必须考虑的,因为水利监控环境大都在野外,夜间基本没有环境光,夜间监控使用的低照度摄像机灵敏度要高,或者有补光措施;还有对部分水体监控要求摄像机支持大变倍,以便能远视距观察;有的监控点位要求清晰度很高,能分辨水面的漂浮物,或远处的船只标识等等。
水利应用环境对系统的特殊要求
首先,考虑到水资源环境的特殊性,水利部门在管理上采用既有垂直式行政管理,又有上下游关联式流域管理的交叉体系,因此在流域、省、市、县(区)级水利主管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中心都会设置各级监控中心,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水文监测单位设置监控站。监控中心和监控站通过自建专网或租用公网专线连接,构成多层多节点的网状结构。
其次,水利监控设施多在户外甚至野外,条件恶劣,摄像机等设备必须具备防水、防雷、防锈蚀、防高低温、防大风等特性,在很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大多数摄像机损坏是因为雷击,还有的设备因高温工作而死机。在某些入海口处所选用的设备还应考虑防盐雾、防腐蚀、防锈蚀、防变形等问题。此外,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处于野外,容易成为偷盗的目标,因而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盗、防暴等要求,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其他还有传输、供电方面的环境特殊性,如有的场所无法敷设线缆,只能采用无线传输、风光互补发电等等。
第三,水利部门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防洪预警、水文监测、工程管理、视频会商等业务系统,需要将视频监控与这些业务系统对接、关联,以最大化发挥视频信息在业务应用中的作用。因此各级监控中心的监控平台应具备可扩展的业务接口,方便实现与水利其它业务子系统的对接,并应具有资产管理、设备自动巡检及智能事后检索等符合水利实际应用需求,便于水利部门方便实现系统管理的扩展应用功能。
编辑整理:苏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