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前夕,连接北京、天津两个奥运城市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京津高铁”)投入运营。经常乘坐动车组的旅客会发现,在火车超过时速300公里运行时,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信号仍然非常稳定。中国移动的技术专家介绍说,公司通过创新技术为京津高铁专门建设了一个“移动专网”,实现了高达99%的接通率,保障了高铁乘客使用手机通话的一路畅通。
专网覆盖解决世界性难题
据中国移动网络部陈红涛介绍,高速铁道的移动通信覆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列车移动速度越快,用户的手机在各个基站切换时越容易掉话。有测试数据显示,现在覆盖高速铁道的移动网络,接通率只能达到70-80%,掉话率高达20-30%。中国移动创新地使用“射频信号光纤拉远”和“载波池”技术,通过采用专用频段、使用专用参数,为京津高铁专门建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网络接通率达99%、掉话率仅为0.5%的目标。此外,针对京津高铁自身的特点,中国移动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首先,中国移动发现,如果照搬磁悬浮项目的移动通信覆盖方案,由于存在移动通
其次,与上海磁悬浮项目不同,京津高铁项目还存在用户在北京、天津之间高速跨省漫游的问题。为此,中国移动通过在京津高铁京津交界处设立大容量重叠覆盖基站,使列车通过时顺利完成切换,用户则得以感受到如在本地般的通话体验。
2007年,在该项目基础上研发的《高速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获得了2007年中国移动集团科技创新奖。
京津高铁网络覆盖由中国移动北京和天津公司共同完成,其中50公里属于北京,65公里属于天津。由于地理环境、网络基础和施工条件有很大差别,两个公司必须因地适宜地采用各种办法来完成网络覆盖。
北京段力克三大施工难题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云军介绍,要完成京津高铁网络覆盖,北京公司需克服三大困难。第一是技术创新的挑战,要攻克移动通信高速切换的难题;第二是时间紧迫的挑战,要在8月1日通车前实现通话;第三是施工条件的挑战,奥运前夕,施工材料、大型机车和专业人员非常紧缺。
特别是网络建设和优化环节的可利用时间只有20天,而施工力度相当于半年的工作量,还要确保质量万无一失,其难度之大非同一般。另外还有直放站的竖立和光缆的敷设,不仅涉及到物料、人工、资费,还会涉及公司以外的诸多不可控因素,即便是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也不免心中忐忑。
不巧的是,北京市区因为奥运会即将召开的缘故,从7月10日起开始对大型车辆实施限行措施,同时还对部分企业进行停产减产措施,而生产水泥灯杆的企业正在此列。外来务工人员因奥运会管制措施不能投入工程建设,致使施工单位无法及时招集到合格的工人,这些因素导致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暴涨。此外,在基站安装中还遇到电力的接引时间问题和闷热天气带来的困难。
面对巨大的挑战,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从外地调运水泥杆、使用滑轮和多面作业的办法,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京津高铁项目。
天津段“喇叭口”和“鱼刺”解决覆盖难题
京津高铁天津段有一部分已经有了传统的移动通信覆盖,因此,天津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基站选址和如何处理好专网和公网之间的关系,不能让两个网络相互产生负作用。
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副总经理闫五四介绍,京津高铁天津段涉及专网和公网的多个基站,天津公司为了规划好这些基站,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其中,他们在北京和天津的交界处,设计了新的基站方案,使得用户跨市时仍然保持通话畅通,并实行单次跨省通话不收漫游费的措施。此外,为合理疏导话务流向,公司创造性地设计了“喇叭口”和“鱼刺”解决方案,成功地保证了“专网”的畅通运行。
通过“喇叭型”专网入口和“鱼刺型”的网络切换方式,高铁客户能够确保进入专网,而沿线普通客户在切入专网后还能够顺利切出,这巧妙地解决了京津高铁天津段途经密集市区、郊县县城且和常规铁路线部分重叠的复杂场景覆盖难题,确保高铁用户100%切入切出成功。
为保证高铁列车内有足够的无线信号强度,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在每个站点均采用窄波瓣高增益的异型天线,并使所有站点与高速铁路尽量保持100米左右的理想垂直距离,增大天线主波束与列车的夹角,减低多普勒频移效应带来的频率漂移影响。
在不到两个月的高铁专网工程建设周期中,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克服了选址协调困难、高安全要求的铁塔建设、道路运输不畅、管道建设复杂、调测环境艰苦等重重困难,于7月底如期完成高铁通信专网的建设,并与北京移动同期建成了的高铁专网实现无缝连接。
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当天,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和天津公司全体高铁项目组员工的辛勤努力下,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在高铁运行全程接通顺畅,通话质量良好,EGPRS上网下载速率达到50kbit/s,话音、数据通信均畅通无阻!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正在规划基于TD-SCDMA网络的京津高铁覆盖方案,预计在明年初,可能实现TD-SCDMA京津高铁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