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我国高速公路电子支付现状及其解决之道三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79    

3.2基于单片式电子标签的非现金收费(ETC)

基于单片式电子标签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非现金付费方式。这种系统的前端设备由路侧读写设备(RSU)和车载电子标签设备(OBU)设备组成。车载电子标签固定在车辆上,作为车辆的唯一性标识设备,当装载有电子标签的车辆经过收费站时,ETC收费系统通过路侧读写设备与电子标签进行通信,读取车辆相关信息、计算费额、控制交通指挥设备,从而完成自动收费。这种方式与纯粹的IC卡非现金付费方式非常类似,只是由于采用了以DSRC技术为平台的无线通信方式,使得电子标签与路边设备的通信距离大大增加(可达7~15米距离),从而可以实现车辆无需停车快速通过收费口。这种技术有如下的特点:

(1)以RFID技术或者DSRC技术为基础,单片式电子标签是非现金付费的媒介。

(2)在前台的收费车道终端自动完成收费交易,免需停车、免需人工干预,快速便捷,系统后台结算和划帐。

(3)只实现不停车方式的电子收费服务,没有提供用户已经习惯使用的传统人工收费服务,没有人工半自动收费的兼容能力。

(4)在实现上相对IC卡系统复杂,至少需要一个独立于人工收费系统的前台收费终端网络,需要在每个收费站都设置有ETC车道。

(5)一般为后台帐号式付费,没有足够的安全性实现基于前台脱机交易方式的储值卡(即电子钱包)付费,容易给运营单位带来资金拖欠和追索困难的风险。

(6)对用户的收费服务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封闭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条件下,其系统的建设成本也非常高昂。

3.3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的组合式电子收费(ETC+MTC)

组合式电子收费是一种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的组合式收费技术。组合式收费系统中,采用的电子标签是一种两片式电子标签,其带有标准的IC卡接口(通常为ISO7816规格的接触式IC卡接口或者ISO14443规格的非接触IC卡接口),与IC卡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两片式ETC车载设备。两片式电子标签中的IC卡可以采用MIFARE I格式的逻辑加密卡或者MIFARE PRO格式的非接触或者双界面CPU卡。两片式电子标签和IC卡由运营单位发行,用户到运营单位指定的发行服务点上申请车载设备。申请的时候,用户可以选择单申请IC卡,也可以选择连同两片式电子标签一起申请。如果选择前者,则用户可以获得MTC的非现金付费服务;如果申请了后者,则用户可以同时获得MTC和ETC方式的非现金付费服务。这种技术有如下的特点:

(1)系统是基于IC卡作为收费介质的收费系统,具有兼容人工半自动收费(MTC)和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能力。

(2)收费系统前端(车道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MTC车道和ETC车道。

(3)MTC采用现金和非现金两种付费方式,ETC采用非现金付费方式。

(4)MTC的现金付费方式下,采用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收费员入口发卡、出口收卡,用户现金付费。

(5)MTC的非现金付费方式下,采用IC卡作为通行券和支付卡,用户在入口刷卡通过、出口刷卡付费,免现金交易。

(6)ETC方式下,采用两片式电子标签加IC卡的方式作为完整的收费媒介,运用此媒介,可以轻松实现无需停车的电子支付服务。

(7)运营单位发行的IC卡,可以根据运营需要做成记帐卡(含有帐号信息)或储值卡(电子钱包)方式,简称非现金支付卡;此支付卡作为非现金支付手段,既可以与车载机配合在ETC中使用,又可以在MTC中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兼容了MTC和ETC。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