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我国高速公路电子支付现状及其解决之道四

   日期:2008-06-20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4、联网收费中电子支付技术的选择——组合式收费技术

如上所述,各种不同方式的非现金电子支付收费方式各有其特点。在通盘考虑了各种非现金付费方式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并从技术、投资、运营、扩展性灵活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后,我认为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的组合式收费技术为当前国内联网收费中电子支付的最佳技术方案。该方案既综合了前面两种方式的优点,又避免了他们的固有缺点。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在同一联网路段的网络内,向用户提供停车和不停车两种方式下的非现金收费服务,具体来说有如下的四种方式:

(1)停车方式的储值卡付费(MTC+SVC)

双界面CPU卡作为储值卡使用,卡内以电子钱包的形式记录金额,该卡片同时作为付费介质和通行介质使用。用户车辆通过车道时,把储值卡交给收费人员,收费人员进行刷卡,系统自动扣除卡上金额,并指挥车辆通过。整个过程无须现金,用户省去了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使用方便,也不用交额外的服务费。

(2)不停车方式的储值卡付费(ETC+SVC)

使用如上所述的一张储值卡,加上一个两片式电子标签,用户就能够在通过ETC车道时,获得不停车方式的储值卡付费服务。用户车辆通过车道时,把储值卡插在电子标签中,系统通过路侧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通讯,读取卡上信息,自动扣除卡上金额,并指挥车辆通过。车辆无须停车,快速通过ETC车道,获得高效快捷的ETC服务。

(3)停车方式的记帐卡付费(MTC+ID卡)

双界面CPU卡作为记帐卡使用,卡内记录特定用户信息,在后台,系统通过卡号码与用户的银行帐号对应起来,卡片同时作为付费介质和通行介质使用。用户车辆通过车道时,把记帐卡交给收费人员,收费人员进行刷卡,用户在路段上的消费被系统自动记录,作为事后向银行请求扣款的依据,系统同时指挥车辆通过。整个过程无须现金,用户省去了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使用方便,也不用交额外的服务费。

(4)不停车方式的记帐卡付费(ETC+ ID卡)

使用如上所述的一张记帐卡,加上一个两片式电子标签,用户就能够在通过ETC车道时,获得不停车方式的记帐卡付费服务。用户车辆通过车道时, 把记帐卡插在电子标签中,系统通过无线链路与标签和卡片进行数据交换,用户在路段上的消费被系统自动记录,作为事后向银行请求扣款的依据,同时,系统指挥车辆通过。车辆无须停车,快速通过ETC车道,获得高效快捷的ETC服务。

除了如上的四种服务方式之外,系统还向用户提供了传统的停车方式现金付费服务,系统兼容以Mifa re I非接触逻辑加密卡作通行券的普通IC卡收费方式,使得尚未申请支付卡服务的用户,能够继续使用所熟悉的“入口领卡、出口交费”的现金付费业务。这样,不仅可以照顾用户的传统使用习惯,还能最大程度保护已有车道系统的投资。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了任意的MTC和ETC方式下的非现金收费和现金收费服务组合,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组合式收费系统。

在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的组合式收费系统中,由于基于IC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引入,使得整个收费系统的伸缩性和扩展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在组合式收费技术中,系统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容许业主随时根据用户需求的阶段增长,随意选择在任意的收费车道增设ETC车道。而在任何时候,系统并不会因为某个收费站没有设置ETC车道而使得用户不能通过,因为用户随时可以使用双界面CPU卡从任意的MTC车道获得人工非现金收费服务。

IC卡电子支付方式的引入,还使得组合式收费技术的拥有了另一个明显优点,即系统具备极强的多应用扩展能力,可以结合高速公路相关产业的特点,无缝扩展到服务区、加油站、便利店、餐饮、汽修点、汽车美容服务等场合,也可以扩展到城市中的公交一卡通、出租车收费,公安交通管理中的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交通运输中的运政管理、规费征收等场合,作为一张交通IC卡使用,真正做到交通一卡通。
因此,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加双界面CPU卡的组合式电子收费技术,不仅是联网收费一卡通中开展非现金付费的最佳选择,也是未来交通行业“一卡通”的最佳选择。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