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大国,智能交通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居全球前列。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如电子收费、付费系统,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但凡到过美国的人,对其四通八达、笔直宽阔的公路都会有深刻的印象。美国公路通车里程为628.4万公里,居世界首位,是中国公路里程的4.8倍。美国的公路等级也是最高的,其高速公路里程达87500公里。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实现现代化有两大标志,一是电普及到了乡村,另一个就是建成了发达的公路网。可见美国公路建设的发展为现代化的交通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引发了相关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注册汽车数从1956年的6500万辆激增至2003年的2.3亿辆,增幅达254%,几乎每人一辆。而同期美国公路里程数的增长却远远不及车辆的增长。这一度导致美国交通严重拥堵。幸而美国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大为提高了道路交通的效能。
美国的经济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由于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交通问题也最先在美国出现,比如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的安全性、能源的损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燃油和时间浪费就超过720亿美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超过4万,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为此,该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ITS),迄今该国的交通业发展程度已是全球领先。美国最新制订的新世纪头10年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预计使年均交通事故减少15%,挽救上万人的生命,避免260亿美元因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1976~1997年间,美国年车辆公里数以77%的速度上升,可是同期道路建设里程的增长率却仅为2%,在城市交通的高峰期,全美范围内27%的州际高速公路被堵塞,54%的车处于拥挤状态。由于交通拥挤,人们每天消耗的上下班时间比平时平均多了1.5小时。交通拥堵一度成为美国的一大难题。
为此,美国在道路交通的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加大开发力度。1991年美国国会指派美国交通部负责全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工作,并在以后的6年中由政府拨款6.6亿美元,用来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首次正式发布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着重发展的7大领域为: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现在的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大国,智能交通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居全球前列。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如电子收费、付费系统,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在环境方面,运输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减少车辆废气排放。例如,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交互式导航系统能使车辆废气排放量减少5%~16%。目前,美国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发展较快的几个方面分别是: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实时自动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
为了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2001年4月,美国召开了一次由智能交通系统行业260名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全国高层讨论会。会后制订了新世纪头10年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使命和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一是安全方面。减少交通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到2011年,减少交通事故达15%。二是经济效益。以可靠的信息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管理,保证出行时间的准确性,便于人们决定是否或何时、通过哪种方式出行,有助于形成高效的、终端至终端的客货运输,包括快速的、无间隙的、多方式之间的货物转换,以达到每年节省200亿美元的目的。三是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降低燃油耗费,减轻噪音污染以及其它交通因素构成的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和健康的危害程度。美国交通部估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将减少大约每年120万起的交通事故,挽救上万人的生命,节省260亿美元因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