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基于VXI总线的HT-7U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日期:2007-10-25     来源: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作者:管理员    

摘 要:世界最大的超导聚变装置之一HT-7U正在中国建造之中。本 文对基于VXI总线的实时分布式计算机系统-HT-7U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托卡马克;CAMAC总线;VXI总线;系统结构;反馈控制

1 前言
  磁约束核聚变已在常规(非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科学可行性已 得到证实。各国正在竞相建造或计划建造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非圆截面超导托 卡马克将成为未来稳态、安全、高效运行的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提供宝贵的物理及工程技术 基础。
  1994年底,等离子体物理所成功地改建成我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及其附属 系统,并于1995年初进行了首次放电实验。HT-7的建成使我国成为继法国、日本、俄罗斯 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为我国核聚变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在九五期间预期用1.6亿 元的投资,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内,建造一个更大型的非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 聚变实验装置(HT-7U),计划于2002年左右建成并投入运行。届时中国将在磁约束核聚变研 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并可更为平等、独立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

2 现有的HT-7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在现有的HT-7总控系统中,其数据采集部分是采用基于VAX/VMX CAMAC的总线系统。如 图1所示。该系统在所有通道全部开启时,其速度较慢,以至于一些快速反馈控制根本无法 进行。其主要原因包括有:
  (1)现有的这套基于VAX/VMS CAMAC串行总线,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只有5Mbytes/s,典 型值只有3Mbytes/s。这种传输速率已对HT-7装置的实验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2)在HT-7上负责采集和存储数据的计算机是Micro VAX3300,这种VAX机型主要是用作 小型工作站。如果登录的用户过多,就会使系统的速度变得很慢。由于在实验期间,各个诊 断、控制组都想了解最新的实验数据情况,以便调整各自的采集模件参数和实验参数,这样 大量的用户通过VAX终端或利用PC机仿终端登录到VAX33上,用绘图软件包将实验数据显示出 来。这样就大量占用了VAX的有限资源,使得系统的采集速度下降。
  (3)另外,在系统的采集网上,集中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它们在网上进行各种 数据交换,同时VAX33还要定时将大量的采集数据向所区网上的VAX42上传送,这势必造成网 络的拥挤,使网上的数据传送速度下降。
  上述三条,都会制约HT-7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速度,所以在HT-7U上必须在这三方面进行改造。

t9-1.gif (10059 bytes)

图1 HT-7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3 HT-7U对采集系统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HT-7U数据采集系统选型和设计的依据,根据HT-7U的实验要求和具体特点 ,作出如下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1)能产生系统所需的各种激励信号(如触发信号、时钟信号等),并能对其进行实时控 制;
  (2)具有实时采集和测量各种信号的能力;
  (3)具有对被测系统进行快速实时控制的能力;
  (4)能对采集的数据及过程进行记录、处理和存档,并具有自动故障诊断和保护的能力 ;
  (5)改进现有的总线结构,以提高数据获取速度;
  (6)对于HT-7U,预计数据采集通道将达到500路,其中100路采用交替采集以满足HT-7 U准稳态放电运行时的要求;
  (7)在满足高速数据获取的前提下,组建HT-7U专用高速控制网,以增加系统对各种物 理状态的控制能力。
3.2 结构需求
  
考虑到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和系统今后的扩 充、升级,整个HT-7U计算机系统应是一个大型分布式的系统,这样有利于系统的重构、扩 充和升级。
3.3 软件需求
  
HT-7U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应配有丰富的支撑软件,要求有良好的用户 界面,特别需要具有实时测控能力的软件开发平台。
3.4 可靠性需求
  
(1)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
  (2)系统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3)系统具有安全巡检和故障保护能力;
  (4)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4 HT-7U数据采集系统总线选型考虑
  随着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设计开放式系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 通用化的系统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计算机测控领域的发展主流。开放式系统结构能实现系统资 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共享,系统通道易于升级,系统易于扩充,易于适应各种场合需要而很方便地重组系统。系统不仅达到各类资源共享,而且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发展,使系统始终能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集成技术的最新成果,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兼容性。
  基于上述趋势,各种测控系统总线标准应运而生。目前可以用于核能领域的测控系统的总线规范主要有:微机总线(如PC总线)、测控总线(如CAMAC总线)和仪器仪表总线(如VXI总 线)。利用与这些总线相配套的各类A/D、D/A、I/O等功能模块或测量仪器,可以快速、方便 地构建所需要的测控系统。
4.1 PC总线系统
  
利用PC总线所构建的系统主要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其特点是:价格较低,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软件产品较多。但对于HT-7U数据采集系统,这种总线系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可靠性差;电磁兼容性较差,抗干扰和可维护性差。
  (2)采集速度慢,采集通道和采样点较少。
  (3)总线设计主要满足PC及外设的需要,不支持测量仪器的工作,功能模块种类较少。
  (4)总线插槽和电源种类较少,负载能力较差,限制了功能模块的作用。
  (5)功能模块与计算机共用同一总线,在需要更换其他总线的计算机时,功能模块也要 随之改变。
4.2 CAMAC总线系统
  
CAMAC系统是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的通用标准接口系统,它有多种系统组建方式,采用总线转换技术使CAMAC系统可配接各类计算机等优点,在七、八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 能等各个领域。综合当今测控领域内CAMAC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HT-7U数据采集系统的具体要求,CAMAC系统具有以下缺陷:
  (1)CAMAC总线是采用24位数据传输,很难与当今计算机(16或32位)相匹配。
  (2)CAMAC系统虽然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可行方法,但连接方式为CAMAC专用,不适用于通用计 算机网络连接。
  (3)CAMAC机箱控制器承担对机箱中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管理,虽有智能,但远不是一个通用计算机模块,其功能和通用性较差。
  (4)CAMAC软件较少,层次较低,不能适应软件发展的形势和HT-7U测控的需要。
  (5)国内开发的CAMAC机箱和模件工艺较差,可靠性不高。
  (6)随着VXI总线的应用,大多数CAMAC测控系统也在逐步进行升级、改造,CAMAC模件供 应商也在大量减少,这势必影响系统的维护和改造。
  对以上不足之处,除第一条外,其余均因其自身因素或供应商转向更新VXI总线而难于 实现。

4.3 VXI总线系统
  
VXI总线自1987年问世以来,现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2000年前最好的总线标准,广泛应 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测控系统。
  (1)VXI总线能进行8、16或32位数据存取,最大传输速率为40Mbytes/s,具有同步触发 信号,不仅有模块化的A/D,D/A,I/O,还有模块化的示波器、数字表等仪器,其优良的性 能完全能满足HT-7U高速数据采集和控制的需要。
  (2)VXI总线系统计算机连接方法有五种:GP-IB总线;嵌入式计算机;MXI总线;通过R S232C接口连接;局域网连接。系统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选用。
  (3)VXI总线系统可使用IEEE488的程控软件和可程控仪器的标准指令(SCPI),也可使用 微机通用的所有软件(如C/C++,Windows等),另外还有厂商提供的专为VXI总 线系统开发的软件工具,如ITG、LabVIEW、CVI、VEE等。
  (4)由于VXI总线系统从机箱到模块的设计和生产遵循军用标准,而且还很好地解决了电 磁兼容、抗干扰、散热等问题,使得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5)VXI总线业已成为国际标准,其开放式结构、良好的兼容性、优越的性能已成为在高 技术领域的测控系统的首选设备。
  综合比较上述三种总线的性能、兼容性、扩展性、先进性和可靠性,结合HT-7U的具体 需要,选用VXI总线系统是一种最佳选择。

5 基于VXI总线的HT-7U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综合比较VXI总线系统计算机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