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状况

   日期:2007-07-06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日本目前有1.2亿人口,每天大约有7000万各种车辆行驶在全国各地。据日本建设省统计,日本每年有约100万人死或伤于与交通有关的意外事故,因交通拥堵而损失53亿小时并因之带来1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在这样一个狭窄而又拥挤的岛国上,缓解交通拥堵这样一个巨大的难题似乎没有特别好的答案——除了ITS。

日本的ITS发展现况

日本目前有五个机构致力于并负责与ITS有关的活动,这五个部门包括:建设省、警视厅、国际贸易和工业省、运输省以及邮电省。这五个部门同时经由其他的组织来促进ITS的发展,例如车辆、道路和交通智能化社团(the Vehicle, Road and Traffic Intelligence Society,简称VERTIS,一个致力于推动ITS发展的行业学术组织)和ISO/TC 204全国委员会(ISO/TC 204 National Committee,致力于推动ITS国际标准的建立)等等。

根据日本建设省公布的2000—2001年ITS发展手册,目前在日本装备了车辆导航设备从而能够使车辆信息和通讯系统一体化并能向车辆提供实时的道路信息的车辆已经超过了200万辆。大约有600个过路收费站已经装备了电子收费装置(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另有300个收费站在未来几年内也将安装同样的设备。

围绕着高级公路辅助导航系统(advanced cruise-assist highway systems,简称AHS)和高级安全车辆(advanced safety vehicles,简称ASV)所进行的研发活动促成了智能导航系统(Smart Cruise System)的发展。智能导航系统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它提供了一系列与驾驶员安全有关的功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帮助驾驶人员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以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VICS、 ETC以及AHS/ASV研究的顶点就是日本下一代的被称为“智能公路”(Smartway)的出现,这一成果综合了所有的ITS设备,并将在2003年正式出现在日本的一条新建高速公路上。

2000年底,日本建设省有关官员接受采访时对日本的ITS研究进行了评论,他说:“代表着日本ITS未来发展的两项最好的应用是ETC和AHS。经过多年的研究,去年春天我们已经开始在某些高速公路上进行ETC的试验。”这位人士称,有关部门计划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收费公路标准,并开发出这样一个系统,即只通过一部异频雷达收发机就能处理一系列的电子收费申请。

车辆信息与通讯系统

VICS是一个数字化的数据通讯系统,它经由车辆导航系统向驾驶员提供最近的有用交通信息。该系统于1986年诞生于日本,其工作方式是按照车流方向、由安装在路边的信号塔进行传送并登录到车辆导航系统上,为驾驶员提供各种有用的服务。

根据“ITS手册”提供的数字,自1996年4月开始正式投入使用至2000年9月为止,VICS已经安装了逾228万套。专家认为,持续增长的对于实时道路信息的需求、应用了VICS接收器的车辆导航系统的增加以及价格的下降,是VICS得以普及的主要原因。

VICS起初应用的范围十分有限,只局限在东京等大城市地区。到1998年3月,VICS在全国的主要高速公路上都得到了普及,东京、大阪、长野、京都等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已全部安装了这一系统。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4月,该系统还被安装在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明石斜拉索桥上。到2000年6月,在广岛、福冈、北海道、宫崎以及冲绳等地的高速公路上也安装了这一系统,使该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展到全国各个地区

电子收费装置

日本的ETC计划于2000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02年3月在全国建设800个电子收费站,到2003年3月达到900个。按照设计,ETC系统根据车辆的类型和在公路上行驶的距离来收费。统一的ETC标准能够使系统的使用者将每一部车辆上的异频雷达收发器结合为一个整体,保证分属不同系统管理的收费公路执行统一的标准。

根据“ITS手册”,日本有关方面在发展ETC系统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标准必须统一,使不同路面上的收费行为遵循同一的标准,并使系统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
保证路管单位与车辆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
为适应未来功能扩充的需要,系统要包含车载设备及IC卡,并使IC卡具有多种功能;
IC卡要能与其他设备结全为一体(如CPU),同时可以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能对有关记录进行解析以保证安全性。

为了保证ETC系统的方便和安全性,“道路系统增强协会”(the Organization for Road System Enhancement,简称ORSE)于1999年9月成立,该协会能提供及时的信息安全服务,比如数据安全标准的及时披露,身份识别信息的提供等等。

数据安全标准是为了防止收费和私人信息被伪造或窜改而设立的一项普遍准则,直接向那些已经签署了关于不停车收费的安全标准文件和保密协议的企业开放。

AHS与智能导航

根据“ITS手册”,日本的智能导航系统(the Smart Cruise Systems)由运输省和建设省联合开发。运输省积极促进了ASV的研发工作,而建设省则促进了AHS的研发。

当智能公路能识别出一辆智能汽车,并向其提供实时的关于前方障碍、途经十字路口、需要在路上停车以及路面状况等信息时,智能导航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如下三方面的服务功能:

提供信息以帮助驾驶员作出更快的决定;
错误判断的警告;
辅助导航以纠正误操作。

“追尾警告”是被结合到智能导航中的另一个系统,日本在1994年就在一条国道的某个事故易发地安装了该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摄像头自动识别拥堵、事故以及抛锚车辆,相关信息自动显示在警示牌上提醒车辆注意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数字表明,这一系统的应用将事故数量削减了一半。

基于减少事故的考虑,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已经被考虑结合到智能导航系统中。日本有关方面已计划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有关项目以避免发生下述情况:

撞到前方障碍物;
冲出弯道;
偏离方向;
侧面及正面相撞;
交叉路口撞车事故。

此外,提供路面信息以保持持续的高速也是智能导航系统要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

日本智能公路发展的目标

根据日本《ITS评论》(ITS-Review Japan)的介绍,信息技术与道路交通的结合正在使日本普通的路面向“智能公路”转变,而作为一个使ITS应用系统结合为整体的平台,智能公路将从2003年开始出现在日本的几个地区。该刊物还评论到:“这个转变将不仅改变人与路的关系,还将改变路与车的关系。……直到现在,路与车依然处于分离状态,而智能公路将有机地把二者结合到一起。……由于实现了车与路的有效信息沟通,智能公路将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意外。”

据介绍,日本智能公路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道路交通事故减少50%,同时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果能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智能公路系统完全能为21世纪可能出现的各种交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和有力的解决措施。

日本建设省提供的数字显示,2001财政年度智能公路计划的预算额为883亿日元,其中有88亿日元用于研发,795亿用于推广有关项目。为了使智能公路尽快成为现实,日本建设省于1992年2月成立了“智能公路工程顾问委员会”(the Smartway Project Advisory Committee),负责阐明智能公路计划的重要意义、基本功能、要求以及需采取的措施。该组织与世界上许多ITS组织进行了合作,并向建设省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根据这份建议书,日本构建了发展智能公路的基本框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其付诸实施。

促进ITS的发展

日本建设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步骤以促进ITS和全国范围的信息化公路的发展,并致力于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研究解决拥堵、交通意外以及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通过创造新的市场和产业以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地区发展;
使日本成为一个更加安全的地区。

日本建设省同时积极地推动ITS标准的建立,以保证ITS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推动ITS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据悉,该省已经与国内外的许多与ITS相关的组织进行了广泛合作,以推动这些标准成为国际ITS发展中的基本标准,并支持不同的ITS服务内容和第二代公路(如智能公路)的发展。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