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探讨

   作者:管理员    浏览:155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6年,自动化市场的热点不算少,但要数最火的,在笔者看来,非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无疑。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有这样几个动向。第一,市场高速成长,2006年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增长率超过50%,容量超过2000万美元,而据某些西方咨询公司的估计,中国市场容量更高达8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空间尚被民用级产品占据。至于全球市场,整体规模已超过2亿美元,而增长率也超过30%。第二,进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供应商数量众多。笔者前段时间参加SPS/IPC/DRIVERS展,发现相当数量的一些公司已推出了交换机产品,很多是原先的I/O、连接器等元器件供应商。第三,工业以太网市场的前景非常好,目前在自动化系统3层架构中,交换机还主要应用于控制层,还有信息层,而应用空间最大的现场层还刚启动,将来一旦突破,增长潜力巨大。
  在市场火火热热的同时,不可否认,目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尚不是一个十分成熟与稳定的市场,未来的市场格局仍有变数,例如:
  ■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以太网向现场层的延伸可能会对市场格局有一定影响,另外,工业以太网协议之争目前还远没水落石出。新技术很多,例如Po
E、无线通讯等等,目前影响力还有限,但未来肯定是趋势。适用于现场层的以太网交换机从整体设计理念、设备配置与组态、软件、硬件等各方面都需要一些特定的优化,像N-TRON的卖点就强调的是面向过程控制的优化。工业实时以太网协议,不管是需要专用IRT芯片的PROFINET,还是通过软件实现实时功能的ETHERNET/IP,都对与之兼容交换机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而EtherCAT甚至可以采用无交换机的实施方案!
  ■就目前而言,以太网交换机还属于技术含量高,需要大量技术支持的高科技类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应用的成熟,一些中、低端产品会逐渐通用化、产品化,而与陈列在电子贸易市场的货架傻瓜的D-LINK产品没有根本区别。在笔者看来,一大批的新进供应商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能寻找到市场机会,例如Weed Instrument、Acromag、德资雅迪(Harting)等等。最近,中国台湾新出现一个交换机直销商www.ethernetdirect.com,姑且不论其生命力如何,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创办人同样看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通用化后的市场前景。
  ■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未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肯定会更多元化,而产品更差异化。其实,目前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例如,上面提及的N-TRON就更适合现场控制应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RuggedCom在全球电力、电网市场实力非凡。可以想象的是,未来,也许会有供应商将低价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有供应商会作重于工业与民用交换机的边缘市场,例如工厂信息层的应用,Cisco也许算一个;另一些供应商的强项会是项目型应用,依靠强大的工程与成套解决方案来配套销售交换机产品。
  曹炜,davidcao@idg-rbi.com.cn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