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谈谈自动化专业展览会

   日期:2006-09-25     作者:管理员    
谈谈自动化专业展览会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最新发布的2006年中国控制工程师调查显示,在他们获得产品及技术信息的渠道选择中,专业展览会再次大大落后于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仅有11%的人群仍然优先考虑展览会这一传统方式。传统展览会走势如何?值得深思。
  6月,国内最负盛名的两个展览会MICONEX与FA/PA展传来有意合并的消息,这两个展会一个聚焦于过程自动化,一个强在工厂自动化,若真能联手的话,将诞生出业界全面覆盖自动化领域的最强势展览会,优势地位无人能敌。分析主办方合并的动机,我想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做大做强的期望,二是顺应参展商的呼声,因为随着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同时面对的是诸多行业,覆盖过程与离散领域,他们倾向于集中资源于单一展览会。
  再前一个月,全球最大的展览公司Reed Exhibition宣布出售旗下北美地区经营多年的8个制造业展览会,包括ATE,国家制造周,Quality Expo, AM Expo等。这些展会近年参展商与观众人数下滑严重,Reed Exhibition决定转手而将资源集中于其他优势领域。其实,整个北美地区,制造业展览会普遍低迷,这里
面原因很多,如制造业的空洞化、供应商与其客户信息沟通渠道的多元化、制造企业预算控制使工程师无法获得观展经费、大型供应商热衷于搞自己的用户年会等等。但同样的理由放在欧洲却不适用,笔者也苦思苦想不得其解。汉诺威工博会热度不减,SPS/IPC/Drivers展近年来更是异军突起;但奇怪的是,后者去年信心百倍登陆北美却又败得一败涂地,仅仅相隔一个大西洋,难道欧美的文化差异就这么巨大?
  回望中国市场,笔者觉得今后下面两类专业自动化展会(不考虑众多行业展)的前景看好。
  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会依然能生存,但数量一、二家足已,并且必须特色明显。它们依然是供应商一年一度集中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秀自己"的舞台,例如MICONEX,或者汉诺威上海的工厂自动化展,后者优势是各个子展览会可以形成密集的"生态环境",对参展商与观众的吸引力强。
  二是区域级展览会的角色定义会更明确,规模不大,主要就是为了很好支持区域级分销、代理与集成商,覆盖区域用户。这类展会有与现在供应商的各类路演与巡回展融合的可能性,并产生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自动化市场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拐点期,有从市场高速扩展机遇下的无序扩张走向成熟与理性的迹象,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如何调整才能便于今后更有效与良性的发展,相应的,很多业界规则都一定会改变,这其中包括了展览会这一传统市场推广工具,当然,绝不仅仅于此。
  曹炜,davidcao@idg-rbi.com.cn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