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事无大小 创新有道

   日期:2006-04-17     作者:管理员    

     原创是创新,持续改进也是创新。创新不一定就是前无古人的发明创造,创新要与应用相结合,在前人或者自己之前工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进也是创新。比起发明创造来,持续的改进来得更普遍、更具现实意义。


     翻阅近期各类媒体,“创新”成为最抢眼的词组。创新成为各行各业,提的最多的话题,大有全国每人都创新,创新型国家一夜实现的趋势。创新果真象报章上刊登的那样容易吗?事实证明,在创新方面,中国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依旧很大,并没有因为大家都在喊创新,而出现天翻地覆实质的改变。
   
    犹如欧洲的哪句俗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同理,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同样不是一日形成的。对于遵循摩尔定律的IT企业来说,该如何创新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创新加减法
   
    对于大部分核心技术都靠“舶来

”的中国IT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字眼。来自知识产权的限制,来自市场认同的限制等等,致使IT企业的创新要比其他行业企业付出更多的成本,因而也要求IT企业在创新方面慎之又慎。对于IT企业创新模式的探索,国内服务器领导厂商浪潮创新历程很有多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价值。
   
    王恩东,作为浪潮服务器的领导者,从1993年参与浪潮SMP2000的研制以来,就与“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看来,由于中国IT 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如芯片、操作系统等)都来自美国,要在原始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企业比拼难度较大,中国IT企业的机会应该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创新并不亚于核心技术的创新。
   
    那么,在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日益严重的服务器市场,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应用创新呢?浪潮认为,应用创新的关键是围绕着细分市场集成新技术,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做减法,针对特定用户裁减某部分产品功能,更多的是做加法,从单一产品变成解决方案。
   
    最典型的加减法事例是全球第一款双路服务器的诞生。1998年,四路至强服务器是市场的主流,但浪潮却并未“跟风”,而是经对用户需求的认真研究,浪潮发现很多用户其实只买一个处理器,50%的用户最多也就用两个处理器。为此推出了浪潮双路至强服务器NL728,从而为用户节省了近40%的采购成本。
   
    同样的加减法还表现在网游服务器产品中,为了把网游运营商对管理的需求集成到服务器当中,浪潮同时采用了“加法”和“减法”,即通过增添软件功能将升级时间从一天降到了半个小时,通过取消多余的软驱和光驱等设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采购成本。
   
    事实上,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浪潮的应用创新都是紧紧围绕着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而进行的。正是通过对细分市场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集成应用创新,浪潮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服务器市场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
   
    瞄准市场盲点
   
    众所周知,在高端计算领域,亿万次的计算能力未必能带来应用的高效率,性能和效率往往是一对“矛盾体”,这不仅是国内企业面临的问题,国外企业也会经常为此而感到困惑。
   
    据了解,从高性能科学计算(HPC)面世以来,始终是以天气预报、国防等领域的应用为主,而且这些应用也越来越需要超强的计算能力。然而,在金融、电信、能源等商用、民用领域,需要的不仅仅是HPC,更要面对如何适应任务多样化的问题,以及高性能如何在不同的任务情况下发挥高效率。一方面是不乏效率高、应用面广的专用服务器产品,另一方面却鲜有专门针对金融、电信和能源等行业的服务器产品,这就是服务器市场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可见
























,如何平衡高性能和高效率的关系,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高端计算领域必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浪潮把高性能计算目标定在了商用市场,也就是说浪潮在提高服务器本身性能的同时,同样也非常关注效能的表现。
   
    2002年,浪潮推出“天梭工程”,并提出了“弹性部署”的概念——使服务器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用户的应用需求相匹配。浪潮认为,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应用,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而“弹性部署”的提出则标志着浪潮在服务器研发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服务器的动态部署能力。2005年,浪潮“天梭”服务器基于交换架构的高效能服务器技术,由于能让产品较好地适用于通用环境,在性能上又能接近专用系统的理念,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浪潮“天梭”服务器的成功,使国产服务器品牌有了向国际厂商牢牢把持的高端领域进军的资本,浪潮“天梭”系列产品也成为了
与国外小型机直接叫板的“先头兵”。
   
    而今,天梭系列产品不仅获得石油企业的认可,还在政府、税务、气象、航天军事等重点命脉行业的推广应用。截至2005年底,仅售出的近千套天梭系统,以国外同档系统1/2至1/3的价格,就为国内高端用户和国家采购节省了大约十亿元资金。同时,每年还间接为国家节省8亿至18亿元的采购资金。
   
    合纵联横“集中化”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要自己来做,而如何探索与合作伙伴在合作方面的创新为服务器企业留下更多创新的空间。
   
    浪潮坚信,社会分工必将带来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带来的则是成本的降低,因此浪潮在进行供应链整合方面,更多是基于社会分工,采用“集中化”的方式与其他产业链环节进行“合纵联横”的紧密合作方式。
   
    在渠道方面,浪潮进行了巨大的改革,提出了1:1+1的渠道架构。王恩东认为,“服务器的渠道必须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即不与PC、软件共享渠道,实行分产品的专业化顾问式销售。同时,与合作伙伴应保持一种长期的稳定方式,即每一类渠道合作伙伴都应稳定在两个左右,不要太多,也不要搞垄断。”这种“一比一”渠道关怀模式的施行,为浪潮的渠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渠道成为能够真正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窗口。
   
    2003年,随着网络游戏电信增值市场的兴起与出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露出萌芽。在捕捉到这个市场机遇之后,浪潮迅速制定了代号为“A计划”的营销战略,从产品、服务、渠道诸多方面,采取立体营销推广方式进入。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50%以上的省会电信部门应用浪潮网游服务器进行游戏运营。
   
    目前,浪潮已与EMC、微软等国际企业建立了“合纵联横”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都是本着“集中化”原则来开展的。通过“集中化”把合作的成本降至最低点,从而实现合作双方的长期共赢,则是浪潮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初衷。
   
    远离“红海”,驶向“蓝海”
   
    2004年,王恩东曾感叹:“今年服务器市场就是一个‘累’字”。本土厂商向高端进发,国际厂商向中低端市场挤压,“几乎国内所有的IT企业都前所未有地感觉到生存环境像寒冬一样艰难。”
   
    2005年,国外厂商在服务器市场的“低价”攻势减弱,市场竞争也有所缓和,但是,王恩东认为,很多国产服务器厂





















商相反没有把握住机会,“意志不坚定,是做还是不做决心不足。”
   
    2006年的服务器市场竞争会怎样?“只会更加激烈,可能不完全是价格战,国产服务器一定要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好好琢磨如何成长。”经历了13年的服务器生涯,王恩东深感国产服务器突围的艰难。
   
    本地化和低价格曾是国产服务器自诩的优势,“要说本地化,现在很多国外厂商高薪引进本地化人才,本地化做得比国内厂商都好”;而在价格方面,2004年的价格战已经充分说明价格已不再是国产服务器的优势了。对于国产服务器来说,市场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只有寻求差异化发展,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产品才能开创出一片“蓝海”,远离血腥的同质化“红海”。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