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报社应用CTP的关键

   日期:2005-12-29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报纸的生产线非常长,从记者采访开始,到报纸送到订户的早餐桌上,一个环节扣着另一个环节,如果预定的时间有一段拖延了,一天的报纸就延误了,甚至某些偏远地区就没有机会收到当天的报纸。
如果我们从订户早餐时看报纸的时间往前推,每一个乡镇都由固定的送报车送报,每一份报纸在一个乡镇里的发行量,可不一定大到需要一家报社独立承担从印刷厂到这个乡镇的送报中心,所以一定有许多报社一起分担从城市到偏远乡镇的送报成本。所以一家报社无法准时,将导致所有报纸递送的延误。通常在合作的基础上,都有罚责避免害群之马。最简单的罚责就是放弃迟到的报纸,以免大家一起迟到。
所以报纸离开印刷厂的时间必须控制在能准时运送到送报车出发地点,也就是说报纸开始印刷的时间也得控制好,否则如何准时出报?所以,将印版挂上轮转机的时间也得控制好,而且一份报纸有这么多版,有些地区相同的新闻版面和不同地方上的广告还得管理仔细,北京的客户刊登的广告,出现在上海的版面,客户是不会付钱的。
既然印刷版必须准时,编辑系统必须在截稿以后到预定输出时间完成版面的编辑;印前部门得负责排完版的版面,从报纸编排软件输出以后到印版的完成,除了时间的要求还要照顾印刷的质量。一层层的时间关卡,让报纸的印前生产流程不同于商业印刷,虽然两样流程都使用完全相同的技术,例如PostScript、 PDF、RIP和对页拼大版(Page pairing)、数码打样、激光照排机和CTP直接制版技术。
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报纸的PS/PDF文件是稳定的,也就是来自同一排版软件,商业印刷可能来自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稳定性不好控制。另外最紧要的差异就是时间的紧迫性,商业印刷即使印刷机故障,还能向别家印刷厂求援,差个一天半天的问题不大。报纸印刷则不同,如果按照上述的层层关卡,差5分钟可能报社就要追究责任了。
所以,报纸印刷机和商业印刷机有速度上的差异,印前流程如何贯彻这样着急的时间要求呢?尤其CTP直接制版机为报纸印前流程缩短了胶片晒版的这一段时间成本以外,又可以将CIP3墨控的数据传给印刷机,利于油墨和纸张的节省。如何让这些益处在分秒必争的报纸流程中发挥功能呢?
我们来看看台湾联合报系的印前流程如何让CTP发挥应有的价值。联合报系在台湾有3家印刷厂,分别应付北、中、南3个区域印报的需要,可细分至21个县市不同的制版需求,所有的印前制版工作都是在台北市总社完成的,其中的复杂度和内地大部分的报社有相当程度上的不同。
1. 台湾报纸每天约有16~20大张,每大张4大版,分为四五叠,每一叠由一台印刷机一次印完,有彩色和黑白版面参杂其中,有些娱乐版整叠都是彩色版。分类广告大部分是黑白的,每天的分量不一,通常周末分类广告特多。
2. 虽然一份《联合报》的政治、体育、副刊等全台湾是一样的版面,但是各地都有不同的新闻版面,以应付地方的需要,例如桃园、新竹、苗栗3个县市共享相同的地方新闻版面,和台北市或高雄市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印刷厂印刷时,必须照顾各地不同的地方新闻版。
3. 商业广告更是复杂,由于这是报社的经济来源,报社在每天有限的版面,想要创造更多的广告版面,于是有了以下的创意。
在大都市像台北地区,包括台北市的外围大多分享相同的大环境和生活信息,《联合报》将大台北区分成A/B两版。也就是说广告客户在台北市头版的广告只有一半的《联合报》读者看得到你的广告,除非你付了两倍的广告费包了A、B两版。
另外,外县市像桃园、新竹和苗栗地理相邻,广告版面一起管理以便灵活分配每天不易控制数量的广告,例如第8版国际版下半版的广告,今天只有一个半版,则桃竹苗三地第8版都采用相同的广告,如果有3个半版的广告,则桃竹苗分别刊登不同的广告。如此,你就可以想像同一国际版,在台湾21县市有时候最多共有23版(台北和高雄有A/B版),最少只有一版全台湾共享一个广告和国际新闻版。
4. 不用说如果不同的印报厂,不同的印报轮转机,可能由于印版的尺寸大小,或者特定某一版需要反晒,在制版时就不能弄错(通常正晒为有图文的部分上墨;反晒则为有图文的部分不上墨)。
管理以上错综复杂的制版条件,每天联合报有上千张PS版分别在3个印刷厂印刷,利用数据库管几千个印版条件的每日版位表,对计算机而言其实只是小事,问题是在流程上如何确保总社检查的版面——不论是屏幕上看到的还是数码打样打印的,要保证和印报机印出来的一模一样,而且要能符合报社时间的急迫性。
当然所有版面经过编辑、校对确认以后才会输出PS文件,RIP之后变成电子胶片(1-bit TIFF)文件,电子胶片被送到“完成”目录后,被分送到3家印厂,利用一自动拼大版软件比对每日版位表的条件,自动组成一片两张A2胶片组成的大版文件,分配给CTP制版。只要电子胶片能够实时传送到印刷厂,CTP制版机的数量足以消化组完大版的输出,联合报安装了23套CTP就是这样制版的。
谁来保证印刷厂的大版和编辑完成的版面百分之百地一致呢?当然是电子胶片。联合报在十几年前就利用专线传输电子胶片。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过RIP后的影像数据内容,只有一个对象——就是一张影像,但是一个PS或是PDF文件,其中有数万个对象,一个字、一条线、一张照片在PS/PDF文件中个个都是独立的对象,一个照片有问题一眼就看穿了,一条线遗漏你就得小心了。
2. 如果在印刷厂这一端接收PDF,厂里就得有处理RIP的能力,不只是成本高,最重要的是责任大;即使能解决问题,还得回到总社才能真正确认问题是否解决。
3. 传送时以一页为单位,到印报厂才自动拼成大版,最重要的是前端编辑部的作业是一页为单位,传一页比传一大版迅速,如有意外恢复的时间也较短。如此变化多端的广告和新闻版面的变化,如果都在总社完成,将丧失许多弹性,相应增加了风险和不便利。
其实,美国全国性的《今日美国》(USA Today)和《纽约时报》也都以相同方式作业,只是采用不同厂牌的CTP而已,制版的复杂度不如联合报系罢了。欧美各大报社只要是有远程传版的印报厂,多是传送电子胶片,几乎没有传送PDF文件的,就是因为上述理由。
目前,内地不少报社正在考虑何时引进CTP制版机,硬件设备其实不是选择的重点,今天不合格的CTP品牌也是禁不起市场的考验的。有了合理的流程、安全性和高效率,才能让新技术发挥应有的价值。
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流程呢?
1. 以电子胶片作为拼大版的格式,首先避免RIP前后可能的意外。
2. 建立每日版位表数据库,即使简单的试算表,可以事先计划制版的先后顺序,和预定的作业时间。
3. 有拼大版的自动机制,以每日版位表为基础,自动将编辑完成的电子胶片拼成大版,输出至CTP。
4. 还要有进度监控系统,能实时显示每日版位表上安排的日程进展状态,提前警告落后版面,让操作人员和管理者能够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5. 另外负载平衡也是重要的一环,以免有一台CTP需要填充CTP版,却有许多版在这里排队,另一台CTP却无事可作。毕竟,报纸的时间是紧张的。
6. 为了满足彩色报纸的需求,能够自动控制同一大版的四色印版,必须从同一台CTP设备制版。
以上从台湾联合报系CTP的应用中,可以看出一家生产作业如此复杂的流程过程。整个细节分析下来,可以发现,即使中小报社,要充分发挥CTP制版的效益,也应注意这几个关键因素。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