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同软件的应用价值阐述中,经常可以看到“增强管理执行力”这一提法。为什么协同软件是增强执行力的,协同软件又是怎样增强管理执行力的呢?
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的《执行力》一书中,明确指出:如果执行力失缺,再完美的策略也会随时崩溃;而优秀的执行力,却可以随时弥补策略的缺陷,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该书还指出:管理中的战略、人员、业务三大流程对于执行力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余世维先生在《赢在执行》一书的第76页也写道:解决执行力的关键问题是把握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执行力的核心。从复旦协达等国内主流的协同软件产品来看,流程管理恰恰是协同软件的核心应用。
以产品竞争力位居国内第一的复旦协达CTOP协同软件和国际领先的IBM Lotus软件为参考,工作流管理是协同软件核心功能之一。从管理学的角度,复旦协达等协同软件的流程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功能:首
具体到应用方面,协达软件的流程管理主要应用如下:
1、 人员或者组织相关的流程,包括了:请假、出差、招聘、入职、培训、评估等一切与组织和人员相关的工作事务;
2、 战略或者决策相关的流程,主要是公文的应用,因为公文是领导层意见与决策精神的载体,公文包括:上级领导和机关的文件收取、向本级相关单位和下级单位发出文件、文件内容的传阅,以及通知、公告等告知性的的决策意见发布等;
3、 营运或者业务相关的流程,包括日常工作意见的审批与跟踪等等,如行政办公方面的业务意见批复,企业应用中的采购和销售等业务流程管理、合同审批等等。
工作流,协同应用的动力引擎
协同软件的主要应用需求点,以前集中在邮件通讯、即时消息和日程管理等方面。随着微软Exchange和Outlook软件被广泛应用,以及近两年腾讯RTX、微软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普及,用户对于协同软件的需求点,已经转向工作流管理,用户应用协同软件的目的,已经由沟通转为“使团队协同工作节点有条不紊推进”。
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 WFM)是人与计算机共同工作的自动化协调、控制和通讯,在计算机化的业务过程上,通过在网络上运行软件,使所有命令的执行都处于受控状态。在工作流管理下,工作量可以被监督,分派工作到不同的用户达成平衡。工作流管理有时被称为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为了与企业绩效管理(BPM)管理区分,这里将业务流程管理划入工作流管理范畴。
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的定义,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 , WFM)系统通过软件定义、创建工作流并管理其执行。以工作流管理为核心的复旦协达CTOP协同软件为参照,工作流系统可以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上,这些引擎解释对过程的定义,与工作流的参与者(包括人或软件)相互作用,并根据需要调用其他的软件工具或应用。
从实际应用来看,工作流已经成为协同软件应用的动力引擎,许多协作事务,都是通过工作流进行“应用建模”后,再被应用者调用。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人事管理、商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事务,都是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应用。同时,协达等主流协同软件还能将工作流功能组件在应用层开放出来,用户可以非常灵活地设置各类不同管理表单和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管理思想为基础,构建行政与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应用层完成人机对话,就可以调用这些功能,和设置管理表单、节点以及应用方案。
工作流管理,已经成为协同软件的动力引擎,广泛地应用到各项管理事务中,成为协同软件用户实现业务协同,增强管理效率的核心驱动力。
摘自:e-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