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智能轮胎的功能和新产品

   日期:2005-04-28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长期以来, 汽车使用的都是普通轮胎,区别也就在于有无内胎、橡胶质量好坏及制作工艺优劣。近年,世界各大轮胎造商纷纷致力开发智能轮胎(intelligenttyre),也己经试各种类型的样品。己经研制成功的智能轮胎有的大小如冰球,负责监测轮胎压力、气压不足时,以车轮自转作为动力为轮胎充气。有的监测器可以让司机详细了解到轮胎各个部位的状态,通过数码阅读器知道4个轮胎的压力。压力不足,仪表盘上的闪烁灯或蜂鸣器会发出警报。有的监测器位于汽车刹车系统上,司机可从仪表盘甚至后视镜上看到直接从轮胎发送回的数据,了解到轮胎状态的微小变化。
一、 智能轮胎能实现的主要功能
智能轮胎是能够收集、传输有关自身所处环境的所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轮胎。
1.内压监测
充气内压严重影响轮胎使用性能。轮胎欠压行驶将无法承载额定负荷,甚至导致轮胎早期损坏。此外,充气内压不达标还影响到其它操作性能正常发挥。当额定充气内压为700kPa(10psi)时,欠压将导致滚动阻力增加2%;对驱动轴轮胎而言,相当於油耗增加了0.5%,磨耗加快了5%。如果轮胎长期在欠压状态下行驶,将损害轮胎的结构完整性和胎体可翻性。因此,监测轮胎充气内压并使之维持良好状态应是智能轮胎的首要功能。通过安装轮胎充气内压监测装置,即可达到上述的目的。一旦发现轮胎充气内压不足,该装置立刻向驾驶者发出警报,提示驾驶者停车检查轮胎或由车载电脑自动作出应急处置。目前己有多种轮胎充气内压监测装置局部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正在研发。
2、自动补充轮胎内压
既然轮胎充气的内压如此重要,仅仅及早发现轮胎漏气是不够的,还应当及时让逐渐瘪下去的轮胎鼓起来。把车载气泵系统与轮胎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智通轮胎的发展方向之一。一旦轮胎漏气,装有“聪明软件”的车载电脑将根据充气内压监测装置提供的数据信息,自动启动车载气泵,向轮胎内充入气体,使轮胎保持合理的充气内压。在北美地区,己有多家公路运输公司开始在车上装备自动充气装置,利用预存在车制动液贮存器内的高压空气来补充轮胎内压,确保所有轮胎保持合理的充气压力。空气流经控制箱进入车轴套管,再进入轴端的旋转联管节,最后进入需要补充内压的轮胎内腔。控制箱有测量、校准轮胎气压的功能。但是,这种装置的结构非常杂,价格十分昂贵,而且必定增加车轮总成的重量。
3、追溯性记录
追溯性记录,即历程可追溯性记录,就是说,轮胎在造→出厂→使用(包括维修、翻新)→报废全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均形成资料,而且该资料是可以随时提档查阅的。历程可追溯性记录资料一般应包括四个部分:(1)轮胎的身份,亦即轮胎的产品资料,通常包括轮胎品牌、生产序列号、DOT或ECE代码、生产厂厂址、生产日期等;(2)轮胎的户籍,亦即装车资料,通常包括汽车主轴号码、办辋号码等;(3)轮胎的使用资料,包括历次出车时轮胎的温度、充气内压、速度 、受大、变形等数据,以及历次翻新、修补情况等;(4)轮胎报废资料,包括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
历程可追溯性记录是DOT、ECE代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为它引进了电子注册和电子数据库管理。如果与远程信息系统联接,只要这条轮胎仍在路上使用,在信息网所覆盖的范围就能找到它。具有这种功能的轮胎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汽车厂商和轮胎商可以很快确定召回范围,提高召回效率。但是否种管理的成本也比较高。目前有好几家公司正以RFID技术作为研发智能轮胎的基础,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Goodyear Tine & Rubber Co.)就是其中的一员。该公司和西门子VDO汽车配件公司(Siemens VDO Autornotive AG)合作,成功研一种钮扣电池般大小的带RFID卡传感器。该传感器除了能够感知轮胎充气内压、轮胎胎体温度的变化并发射反映这种变化的信号外,还具有标识轮胎的功能,也就是说,它既可用于轮胎充气内压监测,还可以用于轮胎历程可追溯性记录。
4.轮胎温度监测
温度历程监测同样重要,因为这与轮胎胎体的耐久性的轮胎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因为轮胎使用性能的优劣是以吨·英/小时来衡量的,并受到负荷和额定速度两者的制约。有的认为应当能够记录轮胎的使用历程,至少应记录温度峰值或时间表/温度历程。探测、传输轮胎数据由植入轮胎内的集成电路片完成,而配套的接收器/数据读出器则装在驾驶室内。
美国推广的第二代“智能”轮胎还具有以下功能:(1)漏气保用轮胎,能够自动提醒轮胎已经漏气,并能在突然爆胎后继续以每小时55英里在的速度安全行驶125英里。(2)测量胎内温度的轮胎将一种带有感应器的特殊气阀安装在轮胎胎面和侧壁上。(3)测量承重量的轮胎。这种轮胎能自动测出每个轮胎的承重量。过多重量会增加对轮胎的压力,使胎内温度升高,从而破坏轮胎部件之间的粘合力。(4)接通互联网的轮胎这种轮胎能把行驶间轮胎突然发生问题的信息传到互联网上,司机就会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最近的汽车维修点方位,尽快去那里进行修理。
二、各国开发的智能轮胎新品
1.温度和压力测量
德国西门子公司、维也纳工业大学和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合作研制成功一种智能汽车轮胎。其核心是一个特殊的传感器,它安装在外胎上,由驾驶座前的脉冲信号收发装置控制。收发装置通过天线发出脉冲电信号,测量轮胎的胎压和温度,测出的信号又重新变成电信号反馈给收发装置,自动报告轮胎状况,进而提醒司机注意。这种轮胎在汽车正常运转中,当温度过高或者压力太低,有可能造成胎面破损时,都能及时身司机发出报警信号预防爆胎。由于司机能随时获知轮胎内部的状况,因而提高了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效能。同时,这种有感觉的轮胎还能感知太滑的冰面或水面,提醒司机谨慎驾驶,注意安全。
2.稳定驾驶智能轮胎
德国汉诺威的康蒂耐达大型轮胎制造公司开发一种“稳定驾驶智能轮胎”,其结构是:轮胎侧壁上装有磁化传感器,将路况、刹车和车速数据传递给安装在车轴组合件某一位置上的另一传感器。智能轮胎的作用之一是按需要刹住某几个轮胎,以免汽车在像冰一样滑的路面上行驶时发生弹跃或打滑现象,由于该产品的设计理念是顺应智能化道路的发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驾车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智能轮胎的重点研究工作是主要由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领导进行,该公司为学生们提供研究资金,并告知研究的基本要求,特弗斯部门的许多高级工程师就是从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毕业的,而该公司和一家罗马尼亚大学也在发展类似的产学合作关系。智能轮胎可测量作用于轮胎的各种力的大小,如有必要就通过刹住个别轮胎等手段提供一个反作用力。轮胎上的传感器发信号给刹车和底盘系统上的传感器,后者再发信号给刹车,令其开始工作。该公司希望,这一系统将证明比现有的安全系统反应更快,同时将实现一种更为稳定的驾驶状态。
3、CGT智能轮胎体系
大陆`托福斯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轮胎——CGT智能轮胎体系,其技术的要点是在轮胎侧内嵌镶磁性金属颗粒,使胎侧具传导性。该轮胎将作为虚拟传感器,替代原来成本高昂的汽车侧滑传感器,成为大陆`托福斯开发的新一代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的一个组成部分。CGT智能轮胎体系共有磁化轮胎、胎侧扭力传感器(简称SWT)和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简称Teves系统)三个组成部分,其中SWT是智能轮胎体系的关键部件。SWT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途径或手段,反馈轮胎在各种条件下(譬如加速行驶、制动、转弯等)对外力的反应。其技术的诀窍是:在胎侧胶料中掺入金属粉末;当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该胶料被磁化交替形成正、负极,从而能够把轮胎受力变形情况以某种可测信号反映出来;该信号被埋置於轮胎胎侧胶内的传感器捕获,并被传输到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电子监测仪,即时由车载电子计算机转换成数据,应用于汽车动态控制。
4、ITT智能轮胎
由芬兰诺基亚轮胎公司(Nokian Tyres Inc)推出的ITT智能轮胎可以用手机遥控。ITT又称路探系统,由微型轻量化传感器和接收装置两部分构成。多个传感器装在轮胎内腔,亦即轮辋圈座上,负责测量轮胎气压和轮胎温度,随时随地将实时数据传送到接收装置,并在轮胎气压或轮胎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向接收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车载电脑,甚至可以是装在汽车维修中心的独立显示屏。除此之外,不再需要任何辅助设施。ITT智能轮胎具有两项特点:作为监测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的多个传感器,不是在轮胎造过程埋入轮胎体内,而是通过粘/捆绑方式安置在轮辋上;信号接收装置为普通手机。第一个特点的意义在于,只要在轮辋上安装了ITT,任何普通轮胎都可以升级为智能轮胎。第二个特点的意义在于,ITT智能轮胎将是迄今为止配置最简单的智能轮胎。
5、路面探测安全系统
诺基亚轮胎公司(Nokian Tyres pls)己经将其最新的智能化轮胎技术命名为路面探测安全系统(Road Snoop Safety Sytstem),并为此专门建立了一家子公司,以对该技术进行商业化运作。新成立的公司名为Road Snoop有限公司。该公司专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这种基于微型芯片技术的智能轮胎可以对轮胎的压力和温度进行监视,并且利用移动电话网络连续转发信息。诺基亚轮胎公司说,利用以轮胎数据、蜂窝电话网络定位数据和气象信息为基础的新型服务系统,能够监测轮胎磨耗和路面摩擦力。目前诺基亚轮胎公司正在同几家轮胎、汽车和设备制造商以及因特网服务商就有关用途进行谈判,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6.绿色智能轮胎
日本普利司通公司(Bridgestone Corp.)推出的UNI-T智能轮胎集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於一体,将环保节能概念有机地融入现代化轮胎产品。UNI-T是智能轮胎终端网络技术的缩写,它包括三个部分:计算机优化部件系统,简称CO-CS;无接头圆形胎圈,简称O胎圈;长链炭黑,简称LL炭黑。普通炭黑粒子呈团球状,长宽比(L/W)约为1.0,而LL炭黑粒子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