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以应用为主导,不断推进油田信息化建设进程

   日期:2003-05-15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胜利油田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辅助生产和多种经营、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专业门类齐全的特大型企业。地跨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主体部位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尾闾两侧。按地质区划,山东境内可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约6.1万平方千米,其中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已探明储量占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的99.6%。1996年,胜利油田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风险勘探,中标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1999年,对安徽合肥盆地进行风险勘探,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2000年,在准噶尔盆地登记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风险勘探区块。

  针对胜利油田点多、面广、专业门类齐全等特点,我们按照“强化基础、源头做起、应用主导、注重成效”的原则进行油田信息化的设计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成果,见到了良好的效益。

  胜利油田的信息工作是伴随着油田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八五”以前,计算机主要单独应用于地震和测井资料数据处理,微机主要用于数据报表的计算机化及简单汇总,这为胜利油田信息技术单项应用阶段;“八五”期间,油田建立了勘探、开发数据库,微机应用于管理工作,部分专业系统陆续建立了电话拨号网络,这为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起步阶段;“九五”以来,油田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实施,综合信息网基本覆盖了主要生产、科研单位,以“八大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基本建成,高性能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中,这是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阶段。

  一、贴近生产、服务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基本建成

  “九五”以来,胜利油田从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建设了勘探、开发、采油工程、钻井、地面建设、物资供应、技术检测与标准化、管理等八大信息系统,在油田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勘探基础数据应用为主线,以对油区进行油气系统分析、数值评价与风险分析,从而摸清油藏分布规律为目的的勘探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其中基础数据库已有6000多万个数据,包括全局5124口探井的基础数据、试油数据,4000多口探井的测井曲线数据及11块三维迭后处理地震资料。同时,重点开发了生产管理、岩性数据成图和测井曲线成图软件等十几个应用软件。进行资源评价和盆地模拟时使用地层分层数据、录井数据、分析化验数据实现了直接从勘探数据库中提取,初步实现了利用勘探辅助决策系统进行探井井位部署。

  为了充分利用开发生产数据,建成了开发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开发静态资料、开发动态生产、开发实验资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系统,基本覆盖了油田开发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了油田开发规划、实验、采油、作业、监测、集输、储量、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分油田、分区块、分开发单元的开发资料实现了快速查询、对比,该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采油生产管理与开发方案的部署水平。

  采油工程信息系统是为了扩大信息技术在优化压裂设计、防砂预测和防治、水平井井眼跟踪设计和控制以及开发井网的合理布署等方面的应用,为新油田开发和老油田开采优化设计方案而建设的。采油工程信息系统已完成了采油工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和天然气、热采的数据入库工作,主要包括作业和采油生产管理两大部分的内容。在油田作业设计、采油工艺措施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计算机优化管理试点工作。

  建成的钻井信息系统,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包括水平井在内的优化钻井设计;利用建成的钻井模型库,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层特点优选钻井参数、施工工具及事故处理方案,有效地提高了钻井时率。另外,我局黄河、渤海两大钻井公司大多数钻井队实现了包括12项钻井参数的生产班报表的源头采集,海洋钻井公司所有钻井平台实现了生产调度、钻井井史、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日度生产数据与公司调度的卫星联网;同时,做到了部分重点探井的数据联网,在我局承包的风险勘探区块新疆和田地区施工的胜和1井实现了日度钻井生产数据的远程传输、施工进度动态监测。

  建成的地面建设信息系统,使规划设计甩掉了图版,实现了设计资料网上传输、网上查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三项100%。形成了油田1:10000、1:2000、1:500的数字化地图体系,该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了油田油、气、水、电、路、讯等八大要素,基本覆盖了胜利油田开发建设三十年多年来的地面工程。油气集输管网运行动态参数监测系统也已进行了试点、推广。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探井井位部署、地震测线部署、小区规划、安全监控等方面。

  建成的物资供应信息系统,全油田每年14多万个品种的物资初步实现了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实现了油田内部物资信息的充分共享、物资管理信息的网上传递、出入库物资料单的计算机管理,实现了物资供求信息与产品价格的网络发布,为加快物资周转、降低库存、优化采购创造了条件。为配合集团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已连通中石化电子商务网,建成了胜利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站,大大提高了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力度,实行网上采购比质、比价,网上合同会签,全面推行物资采购“阳光交易”,进一步提高了物资采购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实行网上物资配送,生产急需物资实现了及时反应、快速准确送达,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开通了包括物资品种、型号、库存、供货厂家等信息在内的网上查询,实现了物资供应的优质服务。

  技术检测及标准化信息系统是适应完善油田质量控制体系要求而建设的。该系统目前已覆盖了油田所有的检测所,已实现了技术检测项目的网上登记、过程监控,所有的检测报告网上运行,实现了包括环境监测、锅炉压力容器监测、产品质量监测、标准、计量管理等各专业信息的共享。油田各级用户可根据权限查询多项检测数据的同时,已实现了标准索引的查询,全局各单位使用标准实现了网上申请,根据许可上网查阅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规范。

旨在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共享管理信息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在油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原油盘库为突破口启动了计划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保证了全局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与完整。到目前,全局油气开发单位旬度盘库实现了数据网上传输、自动汇总。建立完善了历年生产、经营指标综合统计数据库,实现了历史数据快速查询。同时,在全局推广使用了投资一体化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二级及部分三级财务管理的联网,财务报表实现了网上传输,部分单位实现了主要基层生产单位消耗材料的网上核算,达到了日清日结;机动设备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大型设备数据库管理,逐步取消了机动设备纸张报表的纵向报送;以科技项目数据库为基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了科技项目的动态管理;劳资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劳资系统报表人工统计、报送的工作量;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全局推广使用,勘探、开发、施工、辅助生产等单位的日度生产数据实现了本地录入、自动汇总、自动纠错、网上报送,在此基础上,自动提取形成管理局生产日报,进一步形成上报集团公司综合报表。另外,节能、物业等管理信息系统也已在油田试点应用成功。

  另外,供水系统将水厂运行动态的实时数据通过无线网联入综合信息网,实现了水厂生产管理的远程监控、指挥。融电网调度、变电站管理、远程抄表于一体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包括东营地区部分35kV的电网自动化监控、临时变远程监控与现场微机保护,高青变等4座临时变实现了无人值守。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房源、分房人员排队网上管理。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病历的电子化,从病人挂号、医生问诊到开立处方、检查单、划价收费、打印票据直至病人离院的全过程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二、源头做起、辅助决策的信息采集与研究体系初步建立

  针对油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加强内部管理,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九五”以来,我局从内外部信息收集入手,启动了“网上油田”的建设。在大量占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信息研究的力度,为辅助领导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了油田内部数据信息源点建设,主要生产单位初步实现了数据源头采集。1998年,采油队信息系统首先试点成功,而后在全油田所有的油气生产单位推广,采油队的单井产量、测试资料、成本、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实现了“源头采集,远程调度”,并进行了“微机地宫”的试点工作。利用1999和2000年两年的时间,油田组织力量开发、推广了基层队数据采集管理软件,为作业队、地震队、钻井队等野外基层小队配备了设备,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为数据源头采集提供了条件。随着海上油井的逐步投产,进行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所有的地震小队实现了通过手机上网将每天施工进度提供给有关部门。另外,我局的主要供电线路实现了10秒自动采样、电调远传,发电厂、石化总厂的重点设备实现了DCS控制。到目前为止,80%以上的基层单位已实现生产数据现场采集、远程传输,初步达到了“一次采集、全局共享”的效果。

  第二,不断加大内外部信息的采集、研究工作力度,及时把握油田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油田生产经营的影响。我们按照“把握宏观、了解微观、增强辅助决策的针对性”的原则做好信息收集、研究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一是,加大了对内部生产经营形势把握的力度,强化油田内部动态信息收集。目前,油田内部各单位能够将生产、经营中的重点、热点、亮点及时通过综合信息网反应,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各种形式信息在胜利信息网上每天滚动播发100余条,其中,仅多媒体信息每天就有30条左右,基本实现了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