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信息化应用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日期:2003-05-15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管理员    

连云港杜钟氨纶公司是一家由连云港氨纶厂、香港钟山公司、和美国杜邦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公司前身为连云港钟山氨纶公司,于1988年创立,采用国际先进的溶液干法纺丝生产技术,主要生产和销售弹性纤维产品:通用氨纶丝,目前年产量3500吨,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居领先地位。公司是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之一,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3.73亿元,利税1.1亿元。

  公司于2001年4月和美国杜邦合资,将全面引入美国杜邦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进步扩大规模,提升公司产品品质,扩大我们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一、积极推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立

  近几年来,公司在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为改变公司管理的技术基础,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做出及时有效分析,加快公司内部信息流转速度,规范工作流程,公司决定引入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建设一个符合公司实际的、高效的信息系统,提高公司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上一个台阶。

  作为一个典型的流程型行业,我公司的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就生产和销售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来说,有以下特点:

  在生产管理方面,我公司的产品属于纺织行业的上游产品,相当于纺织厂的原料供应商。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工艺相对固定,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产成本相对固定,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决定了产品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
  
  在销售管理方面,前些年尽管公司在财务部采用用友财务管理系统,也加强了销售的监管力度,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公司在全国各地销售机构的销售、库存数据无法及时、准确地统计,公司在成品库存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销售过程控制方面缺少管理和控制力度,经常出现销售部门的统计数字和财务部门的统计不一致,对帐困难的情况;特别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无法及时统计分析,导致对市场变化反映不灵,客户售后服务质量低下,影响企业产品策略,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

  我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从这两方面入手。在具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强调实用,注意投资回报,采用前瞻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规划实施过程遵守以下原则:

  在IT的技术选型上,选择开放的、主流的、性能价格比高产品。
  在基础设施,如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布线等方面,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在应用环境搭建方面,采用Intranet。
  在应用软件开发方面,重点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争取低投入,高回报。
  做好基础工作,条件成熟时再推行大型管理软件,降低风险。
  在内部管理流程完善,电子管理成型,安全工作健全的前提下,开展电子商务。

  基于以上认识,我公司在基础网络设施、DCS集散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和工业视频监控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信息化系统定位

  公司在1999年完成了基础网络建设,该网络以光纤为主干,楼内的布线选用5类双绞线,布线符合国际ISO/ISI1801及TIA568标准,充分保证网络的高速运行和可靠信息传输,既满足目前的通信技术要求,又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数据通讯和实时的语音通讯,图象,电视会议的传输。

  公司在网络技术的选型上采用了主流的快速交换式以太网,并且可以升级到千兆以太网,这为公司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并保护现有投资。

  三、已取得的成效

  由于化纤工业向高新技术新型纤维方面发展,世界氨纶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抓住机遇,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我公司年1998年2月开始了4期工程的建设,为了达到新的工艺要求,提高氨纶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的操作指导,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能源和原料消耗,我们对原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创新,在四期工程采用日本横河集散控制系统(DCS)取代原有的控制系统。该项目由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以全电办[1999]002号文批复后,于1998年2月立项并投入建设,并在1999年10月随着我公司四期工程的竣工,该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同期全部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我国氨纶生产采用DCS控制系统的空白, 提高氨纶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的操作指导,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能源和原料消耗。

  作为一种新兴的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直观的操作指导,减轻了车间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工作起来更轻松;操作人员接触到有毒物质的机会大大减少,安全性极大提高,实现了安全生产;由于该系统随时监控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降低能耗,杜绝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与产量均有所提高。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采集、统计与处理功能,直观的图表显示方便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并做出有效决策。此外还具有历史趋势记录显示和实时流程图显示功能,使用人员可以随时调用,具有参考和指导的作用。

  四、信息化应用

  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信息化投入的产出点。在完善了企业基础网络设施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应用环境的搭建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实施。

  我公司的应用环境按照Intranet标准搭建,不论是在网络操作系统选型,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网络管理环境,还是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都选择业界公认的主流的、开放的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首先实现了电子邮件(E-Mail)服务,www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接入服务等标准Internet/Intranet 服务,在公司内部的Web主站点上,实现了公司新闻、公司公告、电话号码查询、员工考勤状况查询、员工工资查询、常用软件下载等功能。

  在这样一个应用环境平台上,针对公司需求,我们重点开发了生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大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或三层结构开发。三层结构的开发和远程接入服务的开通,使公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

  1、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从原材料供应及聚合、纺丝、成品检验等生产主要环节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有关生产的重要数据都将及时录入计算机。公司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不用到现场,便可以掌握准实时的、量化的生产情况。实现从产成品向纺丝、聚合、原辅材料的各个环节回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调整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等级。系统将快速汇总生产情况,用图表等直观形式从各个角度反映生产情况,提供大量手工管理无法完成的表报,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全而掌握情况,提高管理水平。

  2、销售管理系统

  针对公司存在的成品库存和销售过程监管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开发了销售和客户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三层结构开发技术、安全通信等网络计算的新技术,配合条形码技术,实现了异地数据交换,远程安全通信等功能。为了加强成品库存管理,我公司和中船总公司南京724研究所合作开发了成品条码识别子系统,产品入/出库全部采用条码,实现了库存的动态管理,增加的库存管理的实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了仓库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系统建立健全了客户档案,实现客户信息的动态收集和跟踪,方便实现客户相关资料查询,随时关注客户购货情况及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密切与客户关系,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市场;实现销售过程管理:系统记录每一笔销售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方便实现销售数据查询和各类统计报表的生成;实现资金回笼管理:系统记录所有资金回笼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方便实现数据查询和各类统计报表的生成,协助公司强化对销售过程的监管;实现销售分析:及时分析销售数据,快速生成各类报表和分析报告,协助公司领导、销售部门作销售分析,如产品地域销售状况,旺销品种,旺销时段分析等,为公司制订产品策略提供参考。

  3、办公系统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重要应用系统后,我公司又陆续开发了人事管理系统,办公公文管理等,基本实现了人事管理现代化和无纸化办公。

  本着实用、适用、低投入、高回报等原则,这些应用系统的开发基本由公司的计算中心在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下自主开发的,这个过程中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规范了相关的业务操作,积累了大量的基
础数据,为将来实施大规模集成的软件系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4、监控系统

  公司很早就建成了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使用AD系列视频矩阵切换技术,208路输入,32路输出(目前:184路输入,16路输出)。摄像头重点分布在防火、防泄漏等重要部位,监控室和安保部门人员24小时巡视,以确保厂区安全、生产安全、职工人身安全。

  2000年7月,公司对监控系统进行扩展,实现了监控图像的远程传输,目前,公司领导层、相关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均可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监控系统,随时巡视生产现场。

  连云港杜钟氨纶有限公司是一个年轻的企业,拥有一批有较高文化素质,易于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管理、经营团队,公司的一些信息化项目从立项,论证,实施的全过程都能得到公司的领导层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关键所在。同时,信息系统使得工程技术人员更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控生产情况,及时发现质量事故隐患,稳定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技术管理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