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杨屯镇洪福湾家庭农场,水质监测、液位控制、开关增氧设备……这些原本需要走到塘口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轻松完成。
走进该农场的监控室,记者看到有6个高清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鱼池的情况,农场负责人王传亚正通过渔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察看鱼池的情况。“你看,通过视频摄像头,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点击鼠标还能将探头360度无死角旋转,不需要人工巡查,就能准确、详细地了解鱼池的情况。”王传亚告诉记者,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逐步完善,传统养殖业嫁接了现代技术,渔业管理迈进了“智能化”时代。
洪福湾家庭农场位于杨屯镇水产科技园内,该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分为科技服务区、休闲渔业区、设施渔业区、名特渔业区、水生植物种植区五大功能区。“近年来,我镇紧紧抓住黄河故道二次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水产科技园东扩工程,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水产科技园配套了互联网管理系统,是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尝试精养南美白对虾、河虾、大闸蟹、中华鳖等特色水产品,在养殖设施上采用物联网和工厂化养殖,闯出了水产养殖的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着力把杨屯镇水产科技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渔业示范区。”该镇副镇长王存胜说。
“渔业的智能化管理属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它是将网络技术、感应技术、应用开发技术结合,及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发送给中央监控器,并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方式将数据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置执行设备的自动调控条件。”王传亚解释道。采访时记者看到,池水的PH值、温度的变化等都显示在屏幕上。“一旦这些数据变化超出了设定的正常范围,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监测人员。”据王传亚介绍,水池内的传感器会把水质的实时监测情况及时反馈,管理人员只要坐在办公室用电脑或手机登录一个固定的IP地址就能进行监管。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自动处理或迅速通知相关人员。
“物联网技术用到渔业上成本是不是特别高呢?”记者问。“现在物联网技术的投入资本属于项目投入,投入使用后我们为渔民进行平台建设,从生产、管理、远程控制、预警预防等,每一步都可以让渔民明明白白。从长远来看,这种投入是有意义的。”王传亚说。据测算,使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养鱼后,可节本增效20%左右,亩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
“以前养鱼都是靠经验,再闷热的天气也要在鱼池边守着,还要不定时地取些池水回来化验,做不到实时监控,现在用上物联网技术更科学有效了。”农场工作人员殷召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