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层级与六大思路

   日期:2016-08-3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核心提示:我国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镇化浪潮中,到2030年,预计城镇人口将达到10亿,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各类“城市病”开始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将“人”作为城市的核心,实现城市发展途径的转变和创新。

我国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镇化浪潮中,到2030年,预计城镇人口将达到10亿,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各类“城市病”开始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将“人”作为城市的核心,实现城市发展途径的转变和创新。

六大思路转变促新型城镇化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试点城市的创建工作,开发了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及平台建设。

各示范城市在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电子政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部门、行业间仍然缺乏协调,未能摆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这导致我国城镇化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且难以应对愈加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依托“智慧城市”相关理念,实现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大转移,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由高资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环境污染、低综合效应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资源消耗、低碳排放、低环境污染、高综合效应的“三低一高”的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第二由“一步到位”转向“分步到位”,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第三由诱发“负效应”转为释放“正能量”,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第四由“官至上”转为“民至上”,由政府主导型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型城镇化;第五由“地为本”转为“人为本”,由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地和谐城镇化;第六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五大层次更新促进智慧化提升

“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理念,必须从规划、设计、治理、运营、发展五个层面进行观念更新,实现全面“智慧化提升”。

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具有战略观和全局观,对城市进行明确定位,因地制宜地推进城市整体布局。全国7.3亿人口分布在658个城市和近2万个建制镇,缺乏系统观与发展观的城市规划难以持续。

在城市设计方面,要树立“长久观”与“三维观”,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

在城市治理方面,要坚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同时要具备时代观,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促进物理城市与虚拟城市协同发展。要智慧化地推动政府社区治理变革,降低治理成本,同时重视社区的实时反馈,提高治理效率。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实现事件快速处理的闭环机制。增强市民的参与意识,使每个人都是检察员。要提升政府的治理效率。现代城市是由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构成的。利用信息物理系统等高科技技术解决问题,用虚拟信息空间来影响、改造和驱动物理城市。

在城市运营方面,一方面应树立正确的需求观,警惕被先进技术绑架;另一方面要树立开放观,重视信息开放与大数据共享,突破部门壁垒。

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要借助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创造城市新经济形态、引领新型城市生活。

第一要促进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引发产业发展方式变革,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原动力。加速建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产业形态,建立由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创新网络转变的模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不断深化,加快发展智能建造。

第二建设众创空间,引入一个龙头企业、带来一群顶尖企业、培育一批本土企业、聚合一个产业集群、搭建一系列产业平台以及打造创新创业产业带,带动多个传统产业同步发展。

第三加强城市创新力的提升。打造高校、闲置空间、科研院所、创业人员、项目资源、资本、企业及政府等多方面结合的“领创空间”,促进资本、政策、科研及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

城市的发展史,是人性的追求史。我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科学与技术革新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城镇化转型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工具。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以及值得大家努力奋斗的重大事业。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