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艾晶汇报了课题前期工作与研发工作的进程。一是大数据调研采集工作,分别从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设计师和照明企业三个方面采集大数据。二是对全国范围的博物馆、美术馆抽样测试与访谈结合的实地调研。三是在实验室模拟博物馆与美术馆照明环境的比对测试。上述工作基本结束,正在整理后续出版工作。
课题组调研了全国58家单位,其中博物馆43家、美术馆15家,覆盖全国14个省市和地区。调研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层普遍对LED缺乏认识,更谈不上合理利用的问题。在LED的应用现状调研中,博物馆方对照明设备的日常维护与运营方面缺少资金维护,轻视现象突出,对光危害、光污染、眩光等用光科学普遍存在意识薄弱问题。二是社会上缺少专业领域的照明设计师,而现有展陈设计师又对LED光源不够了解。由于国内缺乏LED核心技术与领军品牌,让许多外国品牌占据了优势。调研中我们已经发现,很多博物馆买不到可替换的传统光源,市场上LED产品良莠不齐使大家无从选择,替代品与传统光源不一致现象突出,另外,当前博物馆照明规范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国内又缺少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备受关注。
认可宏观研究方向
与会专家们认为,LED作为最先进光源,在实际应用中,对今后博物馆、美术馆展陈工作与布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程旭、展览部副主任索经令认为:课题对全国博物馆、美术馆覆盖式的调研,对传统光源与LED光源进行的比对实验,对未来行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他们还认为,课题在研究方式与方法上较全面,不论从人员构成上的由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人员和博物馆人共同参与的跨界研究团队组合模式,还是从LED的应用实际出发,将研究又回归到应用中去研发“照明与展柜一体化设计”的思路,都可谓是创新之举。
技术是手段服务目标是方向
中央美术馆学院照明所所长牟宏毅认为:课题需要关注一些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够完善课题研究的整体性,要多关注人对艺术的层面需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李跃进表示,课题前期工作调研严谨,是按博物馆分类、陈列分类、展品分类、展柜分类进行的详尽的数据采集工作,但在研究方向上要明确,在科学用光方面,还要考虑陈列空间的艺术氛围,要拓展研究到技术之外艺术的层面,要体现为人服务、为人的精神层面服务,最后落脚到为人的服务的方向上。在运营方面,除了要正确地引导大家认识LED光源,还要对博物馆、美术馆的运营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像灯具的控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人性化管理,应当纳入研发计划,这些都对今后的行业发展有价值。
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崔学谙认为,博物馆有很多美的东西,都与光有关,尤其那些文史类、历史类、艺术类的展览,在用光上要能体现出诗意才有味道,我们很多唐诗都与光有关,意境也是通过光来体现。技术毕竟是一种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目的是让我们的陈列展览更有看头,更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观众才能感受到美的形式。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强调,课题研究不仅要关注技术,也要关注艺术的东西,要能体现展品的表情才能更具吸引力,要围绕展览的效果与目的服务,才是用光设计的正确研究思路。
安全设计是前提
崔学谙认为,博物馆、美术馆第一位的事是要保护展品,LED光源首先也要强调它的安全。新东西好不好,是利是弊,需要很长的时间验证,但在文物保护上,用光要关注它的红外线与紫外线含量,还有LED可见光是否对文物有影响,比较各种光源损害时长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另外,磁性材料是否安全,磁场问题、化学反应问题都要验证。这些研究成果才会对我国博物馆、美术馆行业有积极应用的推广价值。
研发工作建议
与会专家在研讨时认为,课题研发工作“照明与展柜结合的一体化设计”,需要注意与不同类型展品的适用要求,在博物馆实际应用上研发,不仅要方便与简洁,还要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展品需要,这样的思路创新才有价值。另外,在设计中要结合不同类型展品配置光源,也可以研发一款特制柜,比如玻璃能发光,能否控制它的色温与照度,能否进行区域操作,这些在研发上都大有可为。另外,还要注意灯具的安装问题、密闭问题,以及与展柜微环境的控制等问题。
李跃进也希望研究最好能根据不同文物,制定出一个标准供大家参考,像引入一些当前国内与国际上最新的规范,尤其对书画类展品的照度要求、显色性要求能给出一个合理化建议,让设计人员和领导层能够决策有依据。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展陈部副主任亢宁认为,光对博物馆非常重要,还要考虑一些基层博物馆的应用需求问题,在文物的保护方面,研究要能具体到用什么光源才行,目前行业内在规范上比较模糊,研究成果还要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博物馆进行梳理,让不同博物馆都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