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偏振切换提高了激光导引星的亮度

   日期:2016-05-25     来源:中国科学院    
核心提示:人造激光导引星(LGS)是通过用589 nm的激光器在90公里的高空照射中间层以激发钠原子层而生成的,这对天文AO应用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过程。人造信标被放置在所研究天文目标的附近,易遭受类似的大气扰动并提供一条基于AO图像校正的路径。

人造激光导引星(LGS)是通过用589 nm的激光器在90公里的高空照射中间层以激发钠原子层而生成的,这对天文AO应用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过程。人造信标被放置在所研究天文目标的附近,易遭受类似的大气扰动并提供一条基于AO图像校正的路径。由于改进的LGS亮度也改善了AO结果,研究人员正在将这种亮度提升技术用作圆偏振,并以拉莫尔频率脉冲激光器,以达到减轻地磁场效应的目标,或者通过一种更简单的名为偏振切换的方法实现该目标,这种方法是由中国上海光学精密研究所(SIOM)与中科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的。

采用在市面上销售的光电相位调制器,并将激光器的偏振以45°角对准电光晶体的光轴,同时向晶体施加电压,以大约100 kHz的拉莫尔频率在左右圆偏振之间切换激光器,就能生成在?π/2和+π/2之间交替变化的可变相位延迟。这种“磁共振泵浦”法采用一种光学模块,该模块能被改装为任何现有或未来的连续波(CW)LGS激光器,并尽可能使大部分天文观测角(约60°~90°)的返回通量增加50%,如图1。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