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人脸识别的火车站监控解决方案

   日期:2016-02-29    
核心提示:建设平安城市,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众所周知,人体生物特征唯一、稳定,且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那么如何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现有的安防系统中,并整合出一套成熟、完善的应用体系?

建设平安城市,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众所周知,人体生物特征唯一、稳定,且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那么如何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现有的安防系统中,并整合出一套成熟、完善的应用体系?

本文以基于人脸识别的某火车站布控监控解决方案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城市安防系统中运用人脸识别系统。

谈到“平安城市”的建设,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恐怖事件。在美国“911”恐怖袭击、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已逐渐将“反恐”、“城市安防”提到日程上。时下我国公安部也组织了“3111”工程,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8年,在省、市、县三级,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地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试点,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我国监控、报警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继2000年银行监控系统改造以来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平安城市”系统工程将涉及到大量的监控和报警点建设,其整合产品之多,包含部门之广,实属前所未有。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犯罪分子流动性较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必须将具有智能作用的软件系统与优质的硬件设施加以整合,组成实用高效的管理平台和实用的解决方案,方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在效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业内权威人士指出:“现在中国安防界并不缺安防器材,缺的是整体的解决方案。”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经历了世界各国科学家数十年潜心研究完善之后,已经日趋成熟,并逐步地走上安防界的舞台,不断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预测:到2008年,中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市场空间将增至数十亿美元。因此,正确、高效地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将能够给现有的城市安防监控系统画上点睛之笔,并将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生物识别技术

所谓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收集起来并处理,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利用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多为先天性的,如指纹、掌纹、虹膜、面像、DNA等;一类是行为特征,乃习惯使然,后天形成的,如步态、笔迹等。同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如身份标识物品(钥匙、证件、ATM卡)和身份标识知识(用户名和密码)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认证精度高、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地可用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商务、安全设备等多种场合得到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身份特征的“人”,因此,如何将生物识别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安全监控系统中,引起了广大生物识别技术提供商、安防设备生产商和应用集成商浓厚的兴趣。

1.1概述

一般而言,生物识别技术包括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比对等模块,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生物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图1生物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在实现形式上,采集单元往往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存在的。例如,人脸识别技术中,一般通过CCD来采集人脸的图像。而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比对一般是以独立模块或存在于计算机中算法模块的形式存在,作为比对系统的一个模块。比对过程是将采集、提取到的生物特征与统一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的所有备选的生物特征进行比较,确定最相似的一个或多个人作为输出。

1.2应用指标

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1.可靠性

可靠性是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与识别技术机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靠性衡量了识别特征中蕴含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可分性。一般而言,识别特征蕴含的信息量越丰富,区分能力越强,可靠性就越好。

2.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识别特征是否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否能够保持同一不变。

3.采集安全性

采集安全性是目前国际上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它主要考量的是识别特征的收集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而言,人脸、声音和虹膜识别这种非接触式的采集方式较之指纹、掌纹、视网膜等直接接触的采集方式要更安全。

4.便利性

便利性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便利性,一方面是指特征的便于携带、不易丢失、防伪防盗性能好;另一方面也是指识别特征采集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一般而言,直接采集方式的生物识别技术都需要人主动配合,采集时间也较长。这类生物识别技术的便利性较之非接触式的生物识别技术要差。

5.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一般是指单次生物特征识别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而言,系统地响应速度与应用架构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在不同库容的指纹、人脸数据库中进行一次查询,系统地响应时间自然也不相同。为了比较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的响应速度,通常我们可以用1:1比对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

6.识别性能

生物识别技术的性能一般用误识率和拒识率两个参数来衡量。所谓的误识率是指识别错误的样本占识别总数的比率;而拒识率是指没有被正确识别的样本占总的样本的比率。

表1给出了指纹、人脸、声音、虹膜、视网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上述指标的比较结果。

 

各类生物识别技术比较

表1各类生物识别技术比较

考虑安防系统本身的特点,识别特征采集的安全性、使用的便利性、系统的响应速度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些方面,人脸、指纹是有优势的。例如,现有的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多采用指纹、人脸作为识别特征。另一方面,在安防系统中部署生物识别系统,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安防设备,对现有系统地改造尽可能的小,成本造价尽可能的低。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是现阶段与安防系统成功结合的首选。

2人脸识别技术

在识别技术上,早期的人脸识别技术采用特征脸、神经网络等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人的眼、鼻、嘴等部件的形状或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做识别。这种方法识别速度快,但识别率较低,并且,往往需要人工干预,确定眼睛、下巴等位置。

较之于其它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作为识别特征,人脸具有稳定、可靠、安全、便利等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人的面部特征是非常稳定可靠的,“携带”便利。面像也是用于区分人的首要特征。正因为如此,在公安、安全部门的侦查、在安全保卫、出入控制中,人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次,人脸图像的采集非常方便,尤其是基于标准视频的图像采集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安防系统采用的都是可见光范围内的标准摄像头,完全满足人脸图像的采集要求,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或升级。人脸图像的采集是非接触式的,也不需要人主动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第三,与安防系统结合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最大效能的发挥现有监控系统的优势,真正达到“预防-记录-取证”的目标。

我们知道,目前安防系统最关注的还是监控场景中的人,尤其是重点关注的人及其行为。这种关注通常是“隐性的”,“非介入式”的,不能进行专门的干预。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快速的分析出场景中人的位置,采集到人的面部图像。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迅速的将这些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嫌疑人、“危险人物”等进行比对排查。一旦命中,系统将迅速做出响应。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人脸图像又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监控数据记录下来,存储在监控数据库中,作为事后检索的索引,或者与公安、安全部门的数据库接驳,进行取证、认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目前的安防系统有“录”无“防”的话,那么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将给安防系统一双“慧眼”,检测、识别场景中的人,做到能“防”、能“录”、能“查”,满足机场、海关、金库等重要场合的安全保障任务。

北京海鑫科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基于弹性匹配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该人脸识别技术包含了在复杂背景下多人脸实时检测算法、人脸特征的提取及鉴别特征的筛选、以及在特征层次上的统计识别判决,对于光照、姿态、表情变化、年龄、装饰甚至伪装、场景、图象来源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图2为人脸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人脸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图2人脸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该技术采用属性拓扑图来表示人脸,拓扑图的任一个顶点均包含一个特征向量,用来记录人脸在该点附近的信息。这种方法结合了灰度特性和几何结构,在比对时允许图像存在弹性形变,在克服表情变化对识别影响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于单个人也不再需要多个样本进行训练。以这种方法为核心的TH-IDFace系统在2004年第17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举办的FAT2004人脸认证竞赛中,以高比率胜出而获得大会颁发的唯一的“人脸验证算法全面最优性能奖”,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2FAT2004人脸认证竞赛中TH-IDFace系统测试排名

表2FAT2004人脸认证竞赛中TH-IDFace系统测试排名

3.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以国内某市火车站监控中心系统为例,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在城市安全监控中的成功运用。

3.1案例背景

某市火车站地处重要地理位置,濒临多条繁华商业街区,站内外客流量较大,流动作案分子较多,常有各类刑事案件发生。在进出站行人中藏匿着各类特殊人群。当有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辨别、防范时,如何准确、有效地发现他们就成为车站公安、安保部门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多数火车站进出站管理流程的模式来看,火车站的进站口、出站口、售票口都是有人值守的位置,而且是旅客必经之地。另外在这类地区旅客的流动速度会放慢,因为每个旅客都会在这段时间被摄像头拍摄。当有特殊人群的查找任务出现时,上述地点将会成为公安、安保部门最为关注的地点。通常,相关部门会在进出站口和售票处安装录像监控设备,利用这些地点的特殊性来布置和实施信息网络,搜集旅客的面部信息进行辨认识别。但人工查找和比对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人的记忆力有限,通常不能清楚地记住短时间接触的对象的面部特征;不能同时辨认多个对象;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辨认力等等。因此现有的安防系统在这类应用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且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来提高安全防范的效率和效果。

3.2方案设计与特点

结合前文介绍的各类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和案例背景需求的分析,我们选择人脸作为识别特征。其原因主要在于:

直观、自然

在本案例中,安保工作人员人工辨别也是采用人脸作为特征的,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最符合安保人员的工作习惯。

非接触、便利

由于火车站流量大,必须保证一定的通过速度,避免旅客的等候与滞留。因此,采用指纹、掌纹、虹膜等需要旅客主动配合的,响应速度慢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不合适的。

成本

本案例中,相关部门已经在各个关键位置安装了视频录像系统。客户希望能够对系统的改造尽可能的小,成本低。指纹、掌纹、虹膜等识别方式需要安装新的采集设备,必须重新进行布线、安装、联调等,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人像识别系统前端可以完全利用现有安防系统中的摄像头,只需要在后端配置一台人脸比对服务器,工作量小,成本低。

3.3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的架构如图3所示。在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之上,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分频器将摄像头采集到的监控录像输送到海鑫人脸特征提取器里,完成人脸的检测、存储、记录后,将人脸图像通过局域网提交到人脸比对服务器上,与各类特殊人群数据库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将实时显示在人像比对显示器上。一旦有人员命中,系统将触发监控室的语音报警系统,并将比对结果写入系统日志。同时,在滞留室中,可以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录入到监控对象数据库中,并且提交到人脸比对服务器中,进行实时比对,一旦命中,即可直接由相关工作人员确认。

 

某车站人脸识别监控布控方案图

图3某车站人脸识别监控布控方案图

公司整套系统应用软件以国际领先水平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核心,并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开发。例如,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将人脸识别系统的主要模块人脸自动检测、特征提取与比对分摊到人脸特征提取器与比对服务器上,充分发挥了机器的协作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根据机场安全保卫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了系统的授权与认证管理、日志记录、报表生成与打印等。

3.4实施效果

整个工程自2005年8月开始实施,历时一个月竣工。

 

某车站监控指挥中心人脸比对显示墙

图4某车站监控指挥中心人脸比对显示墙

图4显示了系统工作时的状态。图示时刻入站旅客与数据库中匹配上,值守人员核对无误后,监控室将会收到报警信号,相关人员会迅速采取行动。

该系统自2005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一年来,系统已正确识别出近百名嫌疑人员,误识率小于1%,为安全保卫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与证据。未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前两年,车站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人工辨别和检查身份证的方式识别,耗时较长,效率很低,而借助人脸识别系统的点睛之笔,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安防监控系统的应有作用。

4.结语

人脸自动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正是基于“平安城市”建设而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海鑫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在使用时,依据人面像本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的方法来达到身份识别或验证目的。该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识别算法,用于大规模面像照片和相关信息数据库中高准确度、高速度的身份认证,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因其安全、适用面广、极为方便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被应用于海关、机场、金融机构、宾馆、校园、高档写字楼、智能化小区等高安全性要求的重要场所。该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进入新一代生物识别领域的重要标志。

城市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愈来愈关心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环境的安全。而现有被动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对于安全的强烈需求,于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建设主动式、智能型安全监控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在车站、机场、海关等重要场合的安全保卫工作中,生物识别技术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