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入场,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一阵互联网的“轻”风。按照业内人的说法,智慧城市这里曾是一个特殊的“重”市场。
超级APP入场,互联网企业圈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传统IT和CT两类企业的主战场。对此,普元智慧城市技术总监夏佳斌解释,这是一个必须和政府做生意的市场;项目复杂程度高,建设、回款周期长。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进入门槛都较高。
现在,市场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两大技术体系在国家战略方面有了更高规格的政策性认定,此前,坚信“市场万能”,较少和政府打交道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典型的代表是腾讯和阿里巴巴。
在智慧城市领域,截止到11月,腾讯已经与国内北京、四川等28个省份近70个城市展开合作。腾讯的打法是,以微信为平台,强调社交元素,叠加不同的场景,实现“互联网+轻应用”的服务解决方案。
资料图 微信已经成为腾讯进入智慧城市领域的超级入口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则是以支付为切入点。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微博三方联合在北京正式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按照阿里规划,未来市民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手机淘宝和新浪微博进行电子监控违法、生活缴费、全程路况等全方位城市服务类项目的操作。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年底前签下50座城市。
互联网企业为何可以高调入场,快速复制?
“一是顺应了国家‘互联网+’的产业政策;二是互联网企业以轻应用入场,区别于以往重资本、重硬件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IT企业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化的建设模式,对传统IT和CT企业有很大的杀伤力。
需求释放,智慧城市下一站指向哪里?
在互联网企业“跑马圈地”智慧城市的背后,城市的智慧需求到底在哪?
一方面,城市需要将此前积累的ICT硬件资产进行盘活,一个典型的代表现象是,在上一轮以城市为节点的全国云计算建设风潮过后,如何让更多的服务性应用跑在上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按照《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城市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民生服务的难点问题,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必须改变以往技术驱动、项目导向的建设模式,逐步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平台+应用’的建设的模式或许能破解需求的难题”,夏佳斌表示,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更渴求平台化建设方式,以便实现协同和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应用需求呈现出应用的需求呈现碎片化和快速迭代的特征,更强调基础技术平台的相应能力;此外,IaaS、PaaS、SaaS三个平台层级间企业的生态关系正在重塑。
以北京为例,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2015年市级政务云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中显示,未来三年,北京市所有委办局的IT业务系统和数据信息将全部统一迁至云端。
无锡,工信部全国云计算五试点城市中唯一的一个地级市,在平台化的尝试中,并不比“北上广”落后。“我们已经架设了四个平台”,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范春虎在接受新华网智慧城市采访时表示,平台分别涉及政务、民生、政务、经济、城市运营管理四个维度,形式是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统筹运营,极大地改善了成本控制、信息共享与管理协同等问题。目前,基于平台,城市正在酝酿两个“大招”:一是整合碎片化应用需求,引入一款超级APP,服务市民;二是进行政务服务信息的公开。据悉,目前已经形成了涉及39个部门的700多个数据集。
“高效、省钱、接地气”,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工程中心副主任徐枫如此评价这种建设模式。他认为,平台化的意义在于,打破ICT系统分散部署及运行所形成的自封闭系统,实现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统筹、统建,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为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提供最大的技术可能;微应用的意义在于,在统一的ICT基础平台上,以软件应用的形式,尽可能多地切入城市管理和生活的各个细分场景,让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和信息惠民。
平台触碰,两种基因下的建设路径
在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建设模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处于绝对的项目主导地位,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只是简单的买方与卖方。智慧城市项目实施后,所形成的IT硬件资产、软件资产、数据资产,均属于政府所有。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及PPP建设模式的兴起,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倾向于开放市场,做顶层设计及标准的制定人,引入企业或第三方投资来进行项目建设,不再强调硬件资产的所属关系,而强调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服务的租赁。这意味着,以往项目交付就意味着关系结束的模式不再走得通,企业必须进入到智慧城市项目的后续运营中去,必须对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负责。
基于上述变化,互联网企业和传统ICT企业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入场角度。传统的ICT企业,从底层基础设施向应用层和运营层拓展,自下而上建设;互联网企业,从应用入手,核心应用先圈用户,然后横向拓展应用场景,最后是底层硬件,自上而下。
具体而言,ICT企业首先必须引入新的合作伙伴,来承担前期软硬件的投入成本;其次,必须补齐运营上的短板,除了政府外,还须和企业及消费者建立新的商业联系。以中兴为例,其已经成立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公司,对智慧城市、供应链金融等资本需求进行市场化打法。此外,在11月17日在深圳高交会上,中兴方面还透露,未来会向智慧城市运营服务领域布局,除了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外,还在酝酿“超级APP”项目。无独有偶,金山云销售及战略合作总经理黄国华也向新华网智慧城市透露,金山云内部正在组织“核心应用计划”以进入政务云市场。公开的信息显示,金山云正是“2015年北京市市级政务云采购项目”的中标单位。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运营恰恰是长处。以微信为例,其“双11”后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月活跃用户已经高达6.5亿。“将用户微信使用场景化,进而细分出更多的功能,并打通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介绍,基于微信开放平台和微信支付等技术,能把线下的政务、民生服务功能整合到微信公众帐号,将其作为公共服务的接入口和民生服务平台。其全国一个统一平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应用,只需要开放不同的API接口即可,所以模式可以很轻。
在智慧城市的市场上,ICT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短兵相接似乎不远。然而,另一种好的结局是,如夏佳斌所言,生态重塑,重新定位企业间的关系。比如,老牌国产服务器厂商浪潮在智慧城市领域已经和阿里云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ICT企业在智慧城市领域还会有一系列的“软着陆”。
“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路径有很多可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软件和硬件都不是核心资产,关键在于,政务服务数据落在谁的平台上,未来谁可以运营这部分数据”,徐枫坦言,谁掌握了城市公开服务数据的运营权,谁的平台就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