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SG186的快速建成,各网省公司信息系统进入了以“大网络、大系统、大集中、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为标志的“三大两高”时代,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大集中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工作重点逐步由大规模建设转向运行维护,信息管理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实际管理需求。
2.SG186工程建成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数据中心、一体化平台、应用系统等均集中到网省公司,网省公司本部如何应对集中式部署模式给运维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
无论是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地市供电公司均处于工程设计蓝图的末端。无论是两级数据中心,还是两级运维中心,地市供电公司和县级供电公司则基本处于设计框架之外。地市公司的运维重点将发生重大改变,基层单位如何应对运维重点发生的重大变化?
SG186工程建设使得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平台软件、应用系统等硬环境建设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配套的管理模式、人员培训、管控体系、标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等软环境建设相对薄弱。如何开展信息管理新模式下的配套软环境建设?
3.建立新的运维管理体系
SG186工程实施后信息系统将进入“三大两高”时代,为适应新时代需要,制定新的运维模式、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记录模板,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用以指导网省公司及基层单位的信息管理工作。
3.1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各网省公司的基层单位均存在运维机构不统一,工作职责不明确,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不规范,同电力调度、电力通信的系统运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缺少统一指挥,管理不顺、上下不畅,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模式需要从各自为政逐步转向统一指挥、统一监控。各地市公司应统一成立信息管理部门,对网省公司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汇报,听从省信息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协调。
3.2统一岗位职责
在网省各地市公司,制定统一的人员配置标准,使岗位明确、职责清晰、人员到位,组织统一的运维机构,明确运行维护部门的定位,要参照生产调度的管理方式制定规章制度,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运行,保证运维机构上下畅通。争取建立由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级公司自上而下组成的三级信息系统运行架构,实行信息系统运维机构集中统一指挥,确保SG186工程上线后的安全运行。
3.3建立两级三线四层运维模式
3.3.1两级运维中心
数据中心及应用系统主要集中到国家电网公司和网省公司,大量的维护工作都在这两级完成。
3.3.2三线运维人员
三线是指“一线前台服务台、二线后台运行维护和三线外围技术支持”的三线运维架构,简述如下:
一线服务台为信息系统使用人员提供统一的服务界面。主要职责是:统一负责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服务请求和问题解答;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向二线提交无法解决的问题,并跟踪、记录、汇总问题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线运维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持续、可靠、稳定运行的核心。主要职责是:负责解决一线提交的问题;负责所运维信息系统的巡检;负责解决所运维信息系统后台功能问题;负责总结、分析信息系统结构,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地对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三线提供技术支持。
三线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商、设备厂商、公司专家队伍,解决二线队伍不能解决的问题,并组织相关培训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解决二线提交的问题;负责所承担建设信息系统的使用培训和运行维护培训;负责所承担建设信息系统软件代码的升级,包括功能增加、调整和完善等。
3.3.3四层管理体系
四层管理体系包括国家电网、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级公司。
一层:国家电网。全面指挥公司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领导并监督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由于数据大集中,公司总部承担运行维护的信息系统规模大、复杂程度高。
二层:网省公司。承担网省公司级或本单位的信息系统运维,接受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运维机构的指挥和业务指导,并对下一级信息系统运维机构行使指挥和监督职能。
三层:地市公司。接受网省公司一级信息系统的指挥,承担本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随着二级集中,数据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主要集中到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地市公司运维人员逐步减少。
四层:县级公司。接受地市公司一级信息系统的指挥,承担本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主要是无法集中的一些系统和客户端系统。
4.建立新的信息化评价考核机制
4.1建立信息化评价的必要性
信息化评价工作,是保证信息化评价科学、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情况,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益,不断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信息化评价应与企业日常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相结合,贯穿于信息系统从规划开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2信息化评价遵循的原则
信息化评价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目前国内外企业已经存在一些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我们应吸收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并融合创一流同业对标、技术监督、安全风险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信息化评价管理体系。
4.3评价内容
信息化评价内容应覆盖企业信息化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包括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实用化、信息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和技术成果、网络与信息安全评估五个方面。
4.4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
网省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考核评价制度进行保障,运行维护考核范围主要包括省、市、县三级运行维护机构。
调整公司同业对标体系中信息化方面的指标权重,增强信息化应用效果指标考核力度,在与公司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挂钩的基础上完善拓展,形成明确、量化的深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信息系统的统一监管,扩大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对业务系统的接入范围和监测深度,重点加强业务应用系统应用情况指标的在线监测,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对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应用状况的定量监测与统计分析,并结合督导检查结果形成整体应用情况评价。
4.5统一信息化管理制度
目前,各网省公司的运维管理工作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信息维护标准和流程。对于一些设备和应用系统如何管理才是安全、可靠、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模式。信息运维机构统一后,需要从网省公司层面统一制定管理制度、标准来指导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如:信息机房管理制度、网络运行维护制度、业务系统运维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5.建立人才队伍培训体系
与国外一些电力公司IT人员为7%的比例相比,我国信息运维人员严重不足。如:河南省电力系统本部和下属32家二级单位,现从事信息管理和系统运行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仅只占职工总数1%。SG186工程的实施,乃至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息系统人员队伍的建设:
5.1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人才合理配置标准,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5.2建立培训基地,网省公司组建信息化培训机房,训终端数量应能满足应用系统参培人数要求。
5.3组建专家队伍,成立网省公司级的信息化人才库,负责省属各单位及地市公司信息化应用维护及培训工作。
5.4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该从实际工作出发,满足使用部门实用化培训需要,满足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5.5培训过程管理,为提高培训效果,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5.5持证上岗认证,网省公司统一对省属供电企业信息化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认证,通过网省公司认证后方可从事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5.6动态考核管理,取得信息化岗位认证满两年,网省公司组织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化运维人员进行信息化综合能力调考,经调考合格方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否则待岗培训直至培训合格方能返回原岗位工作。
6.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信息专业虽然相对较小,但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对于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每一个重大工程的实施,必将给相应管理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提前预测、及时应对新形势,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